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浅析
被引量:10
Brief Analysis on Damage Compensation for Contract Cancellation
出处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4,共2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二级参考文献9
-
1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14(3):289-310. 被引量:71
-
2[18]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编著.合同法释解与适用[Z].新华出版社,1999.378-379.
-
3.《合同法》第97条,第91条,第98条[M].,..
-
4最高人民法院原经济审判庭的.《合同法释解与适用》(上册)[M].,.第381页.
-
5[美]梅利曼.《大陆法系》(中译本),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行,第33页.
-
6张广兴,韩世远.《合同法总则(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
7《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3.6条.
-
8[德]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
9[美]霍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3页.
共引文献52
-
1姚明斌.基于合意解除合同的规范构造[J].法学研究,2021(1):71-88. 被引量:15
-
2游尚怀.《民法典》第566条(合同解除效果)评注[J].西南法律评论,2021(1):34-49.
-
3王艳.合同解除制度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阐释[J].社科纵横,2004,19(3):85-87. 被引量:4
-
4李锡鹤.合同理论的两个疑问[J].东方法学,2010(2):105-114. 被引量:3
-
5宁踢坡.合同解除溯及力探讨——兼论合同终止[J].当代法学,2003,17(8):78-81. 被引量:6
-
6汪张林,杜凯.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1):105-109. 被引量:18
-
7汤印明,邹开亮.也探合同解除效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3):170-173. 被引量:4
-
8吴佳姝.我国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2):45-47. 被引量:3
-
9崔建远.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下篇)[J].政治与法律,2005(4):42-52. 被引量:54
-
10崔建远.合同解除的疑问与释答[J].法学,2005(9):69-77. 被引量:57
同被引文献75
-
1杨立新.中国合同责任研究(下)[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2):16-29. 被引量:29
-
2薛文成.论合同解除及合同解除权的行使[J].东方法学,2008(1):152-160. 被引量:20
-
3王斌.合理预见规则适用之研究[J].现代法学,1999,21(4):115-118. 被引量:7
-
4张用江,汪少鹏.关于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1998(3):91-98. 被引量:19
-
5韩世远.违约损害赔偿序说[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5):33-41. 被引量:9
-
6阳子龙.论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J].前沿,2004(9):96-98. 被引量:6
-
7伍治良.根本违约判定标准功能之回归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之不足[J].法律科学,2002,20(3):121-128. 被引量:17
-
8刘丽丽.合同解除权的行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757-760. 被引量:4
-
9叶金强.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英美法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1):214-222. 被引量:9
-
10王卫国,凌湄.作为违约损害赔偿范围限制方式的可预见规则[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3-5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0
-
1孙增芹,吴兆祥.关于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J].人民司法,2008(21):71-75. 被引量:1
-
2王继红,俞里江.房屋差价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9(2):46-49. 被引量:1
-
3姚涛.合同解除制度探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4):54-55. 被引量:2
-
4孟继超.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101-105. 被引量:1
-
5曾凡昌.解除原因视角下的合同解除损害赔偿范围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13(2):43-46. 被引量:6
-
6黄喆.建设工程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教义学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2(4):102-109. 被引量:3
-
7陈坚.论我国合同解除后的期待利益保护[J].法律适用,2012(8):62-67. 被引量:3
-
8陆青.合同解除效果与违约责任——以请求权基础为视角之检讨[J].北方法学,2012,6(6):72-86. 被引量:37
-
9徐梦野.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7):78-79.
-
10林宏彬.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赔偿学说[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0(4):43-45.
二级引证文献51
-
1刘亚东.双务合同瑕疵后得利返还制度的体系整合与教义学结构[J].政治与法律,2023(4):49-66. 被引量:7
-
2江辉.错误法的新范式——义务违反论[J].中财法律评论,2023(1):137-175. 被引量:1
-
3王艺玶.委托合同任意解除的赔偿范围[J].湘江青年法学,2018,0(1):129-146.
-
4袁一格.论破产法中待履行合同的解除[J].企业合规论丛,2019,0(1):129-184.
-
5姚明斌.基于合意解除合同的规范构造[J].法学研究,2021(1):71-88. 被引量:15
-
6时明涛.民法典时代实际施工人制度的理解与完善[J].河北法学,2022,40(9):119-141. 被引量:2
-
7游尚怀.《民法典》第566条(合同解除效果)评注[J].西南法律评论,2021(1):34-49.
-
8梁殿全.发包人任意解除权问题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S02):106-110.
-
9郝丽燕.定作人任意解除权的反思与重构[J].北方法学,2023,17(2):27-37. 被引量:2
-
10郭雅杰.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探究[J].楚天法治,2019,0(12):63-64.
-
1兰舟,徐开勇.损害赔偿,请用好你的权利[J].安全与健康(下半月),2006(5):37-37.
-
2池琳瑛.别忘了勤俭节约[J].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2007(3):24-24.
-
3吴永明.在发展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南方论刊,2004(5):50-51.
-
4何光辉.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办公室业务,2000(5):40-41.
-
5孙绪堂,高中海.浅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问题[J].山东人大工作,2009(9):25-26. 被引量:1
-
6李元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03(3):38-40. 被引量:2
-
7郭明芬.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沿海经贸,2003(9):56-56.
-
8王磊,杨文娟.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8):51-52. 被引量:1
-
9常振亮.宣传思想工作如何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服务[J].内蒙古工作,2006(2):27-28.
-
10宋晓.浅谈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1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