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自由谈》
2006年第1期14-24,共11页
Literature Talks
同被引文献106
-
1沈婵娟.海盐地域文化对余华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318-323. 被引量:7
-
2余华.三十岁后读鲁迅[J].青年作家,2007(1):22-25. 被引量:6
-
3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南方文坛,2002(4):4-8. 被引量:95
-
4刘保昌,杨正喜.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112-116. 被引量:9
-
5汪晖.无边的写作──《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序[J].当代作家评论,1999(3):37-45. 被引量:12
-
6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当代作家评论,1999(1):4-13. 被引量:149
-
7摩罗.破碎的自我:从暴力体验到体验暴力──《非人的宿命──论〈一九八六年〉》之一[J].小说评论,1998(3):58-65. 被引量:8
-
8陈晓明.被历史命运裹胁的中国文学──1987—1988年部分获奖及其落选小说述评[J].当代作家评论,1995(3):64-68. 被引量:4
-
9张景超.余华创作新论[J].求是学刊,1991,18(4):70-73. 被引量:1
-
10王侃.叙述:从一个角度看近年的小说创作[J].文学评论,1991(2):97-10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9
-
1王莉.对《兄弟》的三种批评模式的批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4):328-330.
-
2王莉,张延松.能指的狂欢与解构的现实——论《兄弟》的批评及伪民间性[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36-40. 被引量:1
-
3蔡勇庆.象征的存在——余华小说人物形象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824-829. 被引量:7
-
4向荣.诗性正义:文学在消费时代重建社会关系的首要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12(8):139-147. 被引量:2
-
5王侃.余华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2(4):108-121. 被引量:8
-
6王侃.“窄门”里的宽广——余华论[J].中国作家(文学版),2012(8):132-138.
-
7王侃.批评家的立法冲动:资本转账与学理包装——近十年文学批评辨谬之一[J].文艺争鸣,2012(10):6-13. 被引量:2
-
8王侃,刘琳.“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的“线索”[J].文艺争鸣,2015(3):58-87. 被引量:7
-
9汪宝荣,全瑜彬.《兄弟》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基于全套英文书评的考察[J].外国语文,2015,31(4):65-71. 被引量:8
-
10欧璇雨.童年经验对余华小说创作影响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6):65-67.
-
1游宇明.鲁迅:是编辑,更是思考者[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5,0(9):1-1.
-
2周葱秀.略谈三十年代文艺报刊与左翼文艺[J].鲁迅世界,2000(1):36-41.
-
3高洪波.散文二题[J].山东文学,1994,0(9):52-54.
-
4邵凯.“作品讨论会”有感[J].当代作家评论,1988(5):59-60.
-
5高洪波.珍惜阅读[J].新读写,2010(4):4-5.
-
6秦艳红.对《白鹿原》中白灵形象的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6,0(7):148-148. 被引量:1
-
7陈忠实.借助巨人的肩膀——翻译小说阅读记忆[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3):55-60. 被引量:3
-
8迎接第二个十年——“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侧记[J].当代文坛,1986(6):2-2.
-
9郑建军,龚奎林.《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与当代小说传播[J].小说评论,2012(5):52-57.
-
10编后记[J].文学评论,1959(1):132-13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