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月刊(下)》
2005年第10期74-75,共2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同被引文献20
-
1张明霞,陈玉慧.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方式的建立[J].财务与会计,2004(10):45-45. 被引量:2
-
2祝焰,张子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及其新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77-80. 被引量:1
-
3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比较研究[J].财会研究,2005(6):31-33. 被引量:88
-
4李奋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选择[J].金融与经济,2005(12):54-55. 被引量:3
-
5崔晓钟,蔡贺玲,温皓亮.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认识[J].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1):11-12. 被引量:5
-
6王冬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方式的创新途径[J].财会研究,2007(9):17-18. 被引量:7
-
7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J].提示和呈报,1995,6.
-
8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公告第5号-金融工具的分类-或有结算条款,2004,6.
-
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S].确认和计量,1998,12.
-
10FASB,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S].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1998,6.
-
1杨艳菊.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10):86-86.
-
2吴文丽,彭珏,鹿永杰.刍议会计计量属性在我国新准则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38-41. 被引量:1
-
3朱青,常凯.从会计目标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J].价值工程,2008,27(4):65-67.
-
4蒋武,杨欣,葛新旗,饶素梅.基于我国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2):45-49. 被引量:6
-
5杨艳菊.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分析[J].魅力中国,2014(2):396-396.
-
6廖启彩,屈云峰.关于会计计量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3,29(2):146-147.
-
7任亚平,张锐.混合计量模式——会计的明智选择[J].辽宁财税,2003(7):34-34. 被引量:1
-
8赵鹏.浅谈公允价值计量[J].企业导报,2012(19):118-119.
-
9吕金燕.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混合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5,0(6):107-107.
-
10程六满,刘瑞娟.全面公允价值计量还有多远[J].新理财(公司理财),2008(6):6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