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地震海啸中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变化的一个简单模型
被引量:23
A Simple Model of Reported Casualties during Earthquakes and Earthquake-generated Tsunamis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关键词
死亡人数
地震
地震海啸
Casualties Earthquake Earthquake-generated tsunami
参考文献14
1 高建国,贾燕.地震救援能力的一项指标——地震灾害发布时间的研究[J] .灾害学,2005,20(1):31-35. 被引量:26
2 洪时中.对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的初步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1995,16(5):10-14. 被引量:11
3 贾燕,高建国.辽宁海城7.3级地震死亡人数-年龄分布的分析[J] .中国地震,2004,20(4):394-398. 被引量:9
4 门可,闫永平,卢青,潘越,梁万年.北京市发热筛查在防控SARS中作用的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03,6(7):535-536. 被引量:22
5 孙振凯,张洪由,梁凯利.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7.8级地震综述[J] .国际地震动态,2001,22(3):18-24. 被引量:7
6 王景来,杨子汉.地震灾害时间进程法[J] .地震研究,1997,20(4):424-430. 被引量:9
7 Helbing,D.and Mulnar,P.,1995,Social force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Phys.Rev.,E51:4282 ~ 4286.
8 Helbing,D.,Farkas,I.and Vicsek,T.,2000,Simulating dynamical features of escape panic.Nature,407:487 ~ 490.
9 Lomnitz,C.,1970,Casualties and behavior of populations during earthquakes.Bull.Seism.Soc.Amer.,60:1309 ~ 1313.
10 Plerou,V.,Amaral,L.A.N.,Gopikrishnan,P.,et al.,1999,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growth dynamics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of competitive economic activities.Nature,400:433 ~ 436.
二级参考文献10
1 刘冬云.一氧化碳抑制缺氧状态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17(20):16-16. 被引量:1
2 洪时中.对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的初步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1995,16(5):10-14. 被引量:11
3 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6,辽宁省志·地震志,56,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 沈阳市辽中县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辽中县志(1906-1985),687,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5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兰州炼油总厂,1990,地震与石化企业抗震防灾,86-87,北京:地震出版社.
6 Emri. S,Baris. B, Lheureux. P, et al, 1995,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related to the use of steam coal in poorly ventilated bucket stovesm, Eur J Emerg Med, 1995,2(2): 92~95.
7 王景来,杨子汉.地震灾害时间进程法[J] .地震研究,1997,20(4):424-430. 被引量:9
8 孙振凯,张洪由,梁凯利.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7.8级地震综述[J] .国际地震动态,2001,22(3):18-24. 被引量:7
9 李海文.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成救灾体系对我国灾害防救工作的启迪[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3(11):31-34. 被引量:19
10 高建国,肖兰喜.2003年中国地震救灾评价[J] .国际地震动态,2004,25(2):1-5.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58
1 贾晗曦,林均岐,刘金龙.全球地震灾害发展趋势综述[J] .震灾防御技术,2019,14(4):821-828. 被引量:8
2 李仲来,张丽梅.SARS预测的数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6):481-484. 被引量:1
3 高建国,贾燕.地震救援能力的一项指标——地震灾害发布时间的研究[J] .灾害学,2005,20(1):31-35. 被引量:26
4 王联君,王洪源,卢剑霞,周莹,王玉兰,阎辉,常志荣,姚丽.流动车发热排查在防控SARS中的作用与居民认同情况的评价[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1):37-39.
5 曾哲淳,赵冬,李岩,郭强,石鹏,李哲,印惠俊,李洋.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SARS疫情传播及主要防控措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159-163. 被引量:8
6 洪时中,洪时明.神户地震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四川地震,1995(3):36-48. 被引量:6
7 高建国,胡俊锋,任德凤,姜泽平,贾燕.2005年中国减灾新课题[J] .国际地震动态,2006,27(2):1-11. 被引量:2
8 李岩,赵冬,曾哲淳,李哲,王薇,孙佳艺,石鹏,印惠俊.机场发热筛查对SARS疫情控制的效果评价[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2):181-181. 被引量:4
9 杨玉华.SARS传染模型的研究及实证分析[J] .山东科学,2006,19(3):57-60.
10 高建国.中国地震紧急救援理论研究[J] .华南地震,2006,26(1):118-125.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217
1 高建国.地震应急期的分期[J] .灾害学,2004,19(1):11-15. 被引量:23
2 裴惠娟,周中红,孙艳萍,陈文凯.甘肃省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5,24(3):67-75. 被引量:13
3 程家喻,杨喆.唐山地震人员震亡率与房屋倒塌率的相关分析[J] .地震地质,1993,15(1):82-87. 被引量:29
4 高建国,贾燕.地震救援能力的一项指标——地震灾害发布时间的研究[J] .灾害学,2005,20(1):31-35. 被引量:26
5 王景来.云南地震死亡人数定量估算[J] .灾害学,1994,9(4):55-58. 被引量:4
6 邓砚,聂高众,苏桂武.地震应急的影响因素分析[J] .灾害学,2005,20(2):27-33. 被引量:28
7 何玉林,范灵春,黎大虎,黎小刚.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J] .华北地震科学,2005,23(2):32-36. 被引量:9
8 傅征祥,刘桂萍,邵辉成,丁香.中国大陆百年(1901~2001年)浅源强震活动及生命损失回顾与分析[J] .地震学报,2005,27(4):367-376. 被引量:15
9 邹其嘉,毛国敏,孙振凯,马春勤,马桂明.地震人员伤亡易损性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3):60-68. 被引量:34
10 洪时中.对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的初步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1995,16(5):10-1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23
1 于汐,孙思行,张浩然,严晗昱.重特大地震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12):66-76. 被引量:1
2 孙承业.地震对灾区群众的健康影响与应对[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7):476-478. 被引量:11
3 Xinyan Wu Jianhua Gu.A modified exponential model for reported death toll during earthquakes[J] .Earthquake Science,2009,22(2):159-164.
4 吴新燕,顾建华,吴昊昱.地震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变化的修正指数模型[J] .地震学报,2009,31(4):457-463. 被引量:19
5 王艳茹,王宝光,戴君武,冯学刚,黄腾浪,唐丽华.“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点[J] .自然灾害学报,2009,18(6):52-56. 被引量:24
6 周阿颖,张朝,史培军,刘晓菲.影响地震救灾效率的因素分析——以汶川8.0级地震和玉树7.1级地震为例[J] .灾害学,2011,26(4):134-138. 被引量:13
7 吴昊昱,闫正萃,董康义,杨世英,孟彩菊,赵春华,靳玉贞.都江堰市汶川地震死亡人数的时空分布研究[J] .山西地震,2011(4):40-45. 被引量:2
8 徐超,刘爱文,温增平.汶川地震都江堰市人员伤亡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1):182-188. 被引量:12
9 邓芳,刘吉夫.高原地震协同应急方法研究——以玉树地震为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3):170-176. 被引量:3
10 吴新燕,吴昊昱,顾建华.1999年以来地震生命损失评估研究新进展[J] .震灾防御技术,2014,9(1):90-10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112
1 唐红亮,帅向华,康承旭,张鑫.流程驱动的多维度地震信息自动化发布系统研究与实现[J] .震灾防御技术,2019,14(4):917-925.
2 冯鑫,张瀚水,李佳培,吴晔.计算传播视域下中捷友好交流报道的影响力评价及演化分析[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2). 被引量:1
3 于汐,孙思行,张浩然,严晗昱.重特大地震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12):66-76. 被引量:1
4 张世英.四川南坝镇救灾安置点公共卫生状况快速评估[J] .华南预防医学,2008,34(4):16-18. 被引量:3
5 傅小鲁,贾勇,尹仲良,岳勇,刘竹,宋志勇,杜长慧,陈怀毅,廖江,肖霖,邓小华.都江堰市震后20天疾病防治状况调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9):631-635. 被引量:1
6 谢孝泉,吴子松.汶川县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9):683-684. 被引量:4
7 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马宁祥,梁胜林,骆建忠,程艳华,李关园.汶川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11):802-805. 被引量:25
8 杨承峰,杨浩.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卫生防疫工作初探[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8,31(5):291-293. 被引量:2
9 张世英.四川南坝镇灾民基本生活条件及其满意度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92-193.
10 张世英.深圳市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救援队构成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08,34(6):71-72. 被引量:2
1 塔伯辛,乔迎春.对50年来减轻地震灾害工作的看法——未来的挑战[J] .国际地震动态,2000(5):27-29.
2 孙寿成,张韵琳.地震伤亡的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1990(4):16-20. 被引量:5
3 王艳茹,王宝光,戴君武,冯学刚,黄腾浪,唐丽华.“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点[J] .自然灾害学报,2009,18(6):52-56. 被引量:24
4 徐超,刘爱文,温增平.汶川地震都江堰市人员伤亡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1):182-188. 被引量:12
5 荆宝洁.智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高质量建筑减少地震伤亡[J] .安全与健康,2010(4):18-18. 被引量:1
6 吴新燕,顾建华,吴昊昱.地震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变化的修正指数模型[J] .地震学报,2009,31(4):457-463. 被引量:19
7 杨杰英,李永强,刘丽芳,曹刻.地震三要素对地震伤亡人数的影响分析[J] .地震研究,2007,30(2):182-187. 被引量:16
8 吴新燕,余世舟.玉溪盆地地震死亡人数快速评估方法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2015,36(9):188-188. 被引量:1
9 白朝阳,包锐,宋爱民,李开南.土坯房成甘肃地震伤亡主要成因[J] .中国经济周刊,2013(29):36-37.
10 董曼,杨天青,陈通,魏文薪.地震报道中死亡人数估计方法的适用性分析[J] .地震,2014,34(3):140-14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