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China Religion
同被引文献36
-
1叶小文.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讨[J].世界宗教文化,1997(1):2-10. 被引量:21
-
2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4
-
3郎伟.略论宗教与民族的区别和联系[J].西藏研究,1988(2):11-15. 被引量:1
-
4宫玉松.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4):46-59. 被引量:8
-
5徐远杰.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中国宗教,2003(2):16-18. 被引量:1
-
6姚维,阿依先.肉孜.新疆维吾尔族民俗中的多元文化要素——兼谈宗教的社会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83-87. 被引量:6
-
7王作安.宗教的社会责任——以我国内地基督教为例[J].中国宗教,2003(12):13-15. 被引量:2
-
8黄铸.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若干问题[J].人民论坛,2002(3):9-11. 被引量:4
-
9秦裕华.区分民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111-113. 被引量:4
-
10何虎生.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38-4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奇昌.此市场非彼市场——对宗教市场论的再讨论[J].世界宗教文化,2014(3):12-15.
-
2王奇昌.对遏制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思考[J].科学与无神论,2017(4):21-27. 被引量:1
-
3马洁.新媒体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新闻传播,2018(3):64-65.
-
4陈纪,马伟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交往问题——基于天津市少数民族居民的抽样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3):39-44. 被引量:6
-
5周批改.《寻乌调查》研究综述[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4(4):134-144.
-
6罗雪梅,马晓敏.毛泽东《寻乌调查》中思想文化状况分析[J].党史文苑,2021(7):57-60.
-
7李正元,马晓庆.边疆文化与中华民族国家建设的学术实践——李安宅宗教论述再探[J].青海民族研究,2022,33(4):145-150.
-
1陈志华.信徒与门徒[J].天风,2014,0(9):52-53.
-
2刘瑞龙.《非常师生》:走进孔子和弟子们的世界[J].出版广角,2010(12):66-66.
-
3高师宁.天主教与新教在中国[J].社会学家茶座,2006(4):25-30. 被引量:1
-
4公元二千年全球教会新统计[J].中国天主教,2002(4):48-48.
-
5肖芸.过多倾诉也有危害[J].人生与伴侣(新养生),2008(6):6-7.
-
6刘荒田.美国人眼里的“钱”[J].小康,2009(1):80-80.
-
7肖芸.病态倾诉解析[J].大众心理学,2009(3):22-23.
-
8知行.怎样对待失败和挫折(上)[J].工会博览,1998,0(10):6-8.
-
9连劭名.马王堆帛书《要》考述[J].周易研究,2009(5):15-25. 被引量:3
-
10邓钧,赵志强.自杀与防治[J].兵团医学,2003(3):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