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文化:冲突还是交流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美文化的相容性为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沟通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加强中美文化交流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交流的结果将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而不是导致冲突。
作者
魏里亚
出处
《世界知识》
2006年第4期50-51,共2页
World Affairs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文化交流
冲突
中国
美国
相容性
人民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1
唐均.
梵学的血亲和姻亲[J]
.读书,2005(4):119-122.
被引量:1
2
蔡曙山.
认知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4):243-248.
被引量:16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
任国征.假如孔子和达尔文生活在同一时代[M].中华读书报,2009-12-05.
5
赵卓昀.考古新发现可能改写人类进化史[N].燕赵都市报,2007-08-11.
6
万学勤.
略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J]
.教育探索,2003(5):58-59.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赵沛,梁德智,谭立君.
试论文化与认知之三个维度[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1):16-1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新民.
提高认同度是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和核心[J]
.文教资料,2010(36):178-181.
2
戴琨.
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4):99-102.
被引量:19
3
李少华,李俊奎.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基于认同理论之视角[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33-36.
被引量:5
4
刘志海,赵恩铭,刘志军,张羽,佟成国.
物理特色科技创新协同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23):162-163.
被引量:1
5
姜海,欧阳宏生.
论多重视域下认知传播学的本质特性[J]
.中州学刊,2016(1):166-172.
被引量:3
6
赵子明.
文化与认知三个维度下的文化教育——以口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1,0(7X):95-95.
1
杨清荣.
中国文化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2):10-15.
2
高德胜,常大地,梁春生.
现代性视阈下的文化统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8-52.
3
李霞.
艺术地生活——议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公共艺术[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3):96-97.
4
郑涛.
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相融性研究[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6-67.
5
刘星.
科学与儒学:相容、相斥抑或其他[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30(3):123-127.
6
谭艳青,罗湘林.
瑜伽现代化的文化探析[J]
.体育世界,2015(8):57-59.
被引量:1
7
张永刚.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与后现代文化的相容性[J]
.思想战线,2013,39(1):113-117.
8
袁菁.
论刑事和解在中国适用的文化基础[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7):12-13.
9
熊辉.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对宇宙认识的相容性[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2):154-157.
10
田秋丽.
互联网时代西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2015(22):43-46.
被引量:3
世界知识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