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2006年第2期35-35,45,共2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16
-
1孙熠.我国近年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与特点[J].经济导刊,2012(1):46-47. 被引量:3
-
2黄瑞玲,黄忠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解析与政策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4):1-6. 被引量:31
-
3朱秀文,包玉晓.用流程管理降低企业实施ERP风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80-182. 被引量:5
-
4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一个基于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5(5):235-237. 被引量:19
-
5王小广.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点”[J].中国金融,2005(21):23-25. 被引量:4
-
6孙杰.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68-74. 被引量:15
-
7管涛.中国国际收支调节应从国内经济入手[J].国际经济评论,2006(2):39-40. 被引量:15
-
8毛红燕.外部经济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及协调对策[J].经济论坛,2006(16):32-34. 被引量:2
-
9余永定.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6(19):25-27. 被引量:47
-
10成力为,赵越.中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19(5):58-6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6
-
1刘文俊.国际收支问题分析[J].市场周刊,2008,21(7):120-121.
-
2李蓉蓉.中国国际收支持续性失衡的实证分析[J].消费导刊,2008,0(3):58-59.
-
3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24(07X):80-81. 被引量:9
-
4舒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探析[J].现代商业,2009(20):206-207. 被引量:6
-
5徐海凤.国际收支平衡调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56-258.
-
6李曼宁.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对策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6):78-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6
-
1舒芳.论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商界,2009(7):99-99. 被引量:3
-
2刘松鹤.外汇储备过多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0(7):177-178.
-
3倪慧婷,徐菲,陈静,柏蓉.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及应对措施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4):56-56.
-
4戚霏.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调节政策[J].全国商情,2012(08S):31-32.
-
5王梓仲.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8):72-73.
-
6龙瑜清.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4):103-104.
-
7方玉亚,李萌萌.论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J].商情,2014,0(49):74-74.
-
8牛辰煜,车一行.分析我国今年来国际收支的状况[J].商情,2015,0(1):27-27.
-
9宋丹梅.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3):119-121.
-
10岳柳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因素探析[J].齐鲁学刊,2015(2):76-80. 被引量:3
-
1龙永图谈市场环境与资本市场开放[J].资本市场,2003(5):25-26.
-
2顾成城.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区位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0(11):25-30.
-
3张培胜.风险投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J].法制与经济,1999,0(4):55-55.
-
4颜晓岩.入世后,政府采购何去何从?[J].广东财政,2002(1):15-16.
-
5曾方.中国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132-132.
-
6张力.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2013(2):38-39.
-
7风险投资(VC)[J].天津经济,2010(9):83-83.
-
8李敏.促进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7):262-263. 被引量:1
-
9叶炜,王瑛.FDI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J].市场论坛,2005(1):31-34. 被引量:3
-
10张云华,任言和.我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15,14(3):36-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