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1
-
1Christian,Barbara.The Race for Theory,James Joy(ed)[]..2000
同被引文献46
-
1李克.语言 斗争之场 读女性主义理论家贝尔·胡克斯的《语言,斗争之场》[J].博览群书,2001(5):65-66. 被引量:1
-
2刘在良.美国黑人妇女的困惑与自救——论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4-36. 被引量:4
-
3王晓路.事实·学理·洞察力——对外国文学传记式研究模式的质疑[J].外国文学研究,2005,27(3):157-162. 被引量:7
-
4曹顺庆.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8-11. 被引量:30
-
5周春.文化表征与形象建构——黑人女性主义的大众文化批评[J].当代文坛,2006(1):112-114. 被引量:2
-
6嵇敏.佐拉·尼尔·赫斯顿之谜——兼论《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89-94. 被引量:11
-
7杨静萍.胡克斯女性主义思想的评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80-282. 被引量:4
-
8朱小琳.现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非裔女性形象刍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9(2):48-53. 被引量:6
-
9简·弗里德曼.女权主义[M].雷艳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
10Paul Hansom: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ultural Theorists, Detroit: Gale Group, 2001,219-229.
二级引证文献5
-
1刘彬,文珊.将对话精神引入《高级英语》课堂教学[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68-70. 被引量:1
-
2郑茗馨,李嵘剑.从电影《相助》看“黑”与“白”的碰撞[J].电影文学,2016(18):61-63. 被引量:1
-
3罗旋.类文本视角下贝尔·胡克斯的《骨子里是黑色的:少女时代的回忆》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12):104-107.
-
4黄婷.《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意识分析[J].文学教育,2018,0(13):42-44.
-
5秦治全.简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J].雪莲,2015,0(2X):23-26.
-
1王玮,王成涛.浅析《紫色》中的对话意识[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3):102-105. 被引量:1
-
2肖腊梅.从贝尔·胡克斯的批评实践管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特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9):85-87. 被引量:1
-
3胡兆铮.鲁迅早期艺术世界的图腾——彷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21(3):83-87.
-
4付平.中国现代文学序跋的文体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9):48-56. 被引量:2
-
5张建生.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7(3):172-176.
-
6陈道谆.鲁迅先生文学创作中的“对话”意识探析[J].时代文学,2009(17):150-151.
-
7李玲梅.身体的越界 他者的发声——对《小无马地神迹的最后报告》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6-17. 被引量:1
-
8康金声.司马相如新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4):10-11. 被引量:6
-
9李颜伟,李笑.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兼论埃伦·格拉斯哥的《生命之轮》[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8):82-82.
-
10朱珠芬.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J].校园英语,2016,0(14):250-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