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构”到“建构”——20年“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述评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7,共5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
1马凤春.解读戴维·洛奇《小世界》中的后现代主义[J].作家,2010(8):45-46.
-
2郑润良.去“独白”的绝断与暧昧——论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12):116-117.
-
3陈磊.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表达[J].作家,2014,0(09X):111-112. 被引量:1
-
4苏莉.论《封锁》中的陌生化技巧[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4):57-58. 被引量:1
-
5郭海平,郭肖.《喧嚣与骚动》中爱的伦理[J].文学教育,2009(A09):104-105.
-
6陈方竞.论《故事新编》的深层意蕴[J].文艺研究,1993(1):65-73. 被引量:8
-
7张淼,王佳英.《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的杂交性身份解读[J].理论观察,2015(1):87-88.
-
8古远清.20世纪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发展轮廓[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2):42-51.
-
9张青.论威廉·阿契尔戏剧理论中的戏剧性——以易卜生和曹禺为例[J].戏剧之家,2017(4):24-25. 被引量:1
-
10宁一中,段江丽.跨越中西文学的边界——孙康宜教授访谈录(下)[J].文艺研究,2008(10):67-76. 被引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