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概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概述安徽省医药学校刘国生(230031)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孙备苦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由获苦、桂枝、白术、甘草组成。主治心下有疾饮,胸胁支满.目眩及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者。近年来对该药加味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
刘国生
孙备
机构地区
安徽省医药学校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2-64,共3页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临床应用
内科
儿科
外科
妇科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82.710.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13
1
姚筱农.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水肿[J]
.江苏中医,1995,16(6):14-14.
被引量:1
2
肖旭腾.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7例[J]
.新中医,1994,26(8):23-24.
被引量:6
3
朱盛国,虞坚尔,唐为勇.
苓桂术甘汤儿科应用举隅[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28(8):22-22.
被引量:1
4
陈先元.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J]
.甘肃中医,1994,7(3):19-20.
被引量:1
5
张学义,刘嘉吉.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症55例[J]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2):5-5.
被引量:2
6
褚关金,乐嘉宜.
急性羊水过多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11):22-23.
被引量:3
7
张清河,贾红旗,伊文仙.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胃潴留170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1993(05).
8
余仲卿.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水饮眩晕74例[J]
.北京中医,1993,12(4):19-20.
被引量:5
9
姜崇智,柳玉美.苓桂术甘汤加附子治疗病毒性角膜炎31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3(02).
10
王球华.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的探讨[J]广东医学,1993(0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王绪辉.桂枝为主治疗肢体痹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88(12).
2
张云彬.
芩桂术甘汤化学成分的实验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4):49-5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3
1
聂莉芳,陈荣源.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7):424-425.
被引量:10
2
张文娟,许海丽.
中医药治疗百日咳近况[J]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69-570.
3
张文娟.
中医治疗百日咳近况[J]
.中医药信息,1997,14(1):14-15.
4
江秋世,赵桂芝.
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医药信息,1997,14(3):17-18.
5
陈晓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0):938-940.
被引量:9
6
刘芳.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5):10-11.
7
黄金玲,龙子江,吴华强,王桐生.
苓桂术甘汤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42-44.
被引量:6
8
黄金玲,龙子江,吴华强,王桐生.
苓桂术甘汤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5):31-33.
被引量:4
9
刘妙,周雨玫,李宇航.
略论《伤寒论》利水四法[J]
.环球中医药,2015,8(5):575-577.
被引量:7
10
王圆圆,张琪(指导).
孟河医家张琪运用全真-气汤治疗心系病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4):401-4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琦.
苓桂术甘汤证治规律的研究──古今医案158例统计分析[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8-10.
被引量:5
2
王钦茂,周光友.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概况[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2):59-61.
被引量:5
3
傅延龄,张卫建.
苓桂术甘汤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13(4):47-49.
被引量:6
4
刘昌孝.
方剂药理学研究实验设计及统计学评价[J]
.中草药,1996,27(A09):21-24.
被引量:2
5
乔善义 赵毅民.化学成分指纹谱结合生物活性指纹谱解决中药现代化中活性筛选和质控标准问题初探[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北京,1999,11.166-169.
6
肖红斌 梁鑫淼 卢佩章.中药复方黑箱分析的液相色谱统一方法及其在当归补血汤中的应用[A]..全球华人中药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南京,1998,7.347-353.
7
秦建侯 邓勃 王小芹.分析测试中的试验设计和优化方法分析试验室[J].1985,4(10):45-55.
8
夏炳男 孙瑞元 张家铨.药理学实验教程[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118-122,100-104,113-117.
9
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56-358.
10
夏炳男 孙瑞元 张家铨.药理学实验教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118,100,113.
引证文献
1
1
宋宗华,冯东,许俊博,毕开顺.
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
.中成药,2003,25(2):133-138.
被引量:48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景怡,任远,景荣琴.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假说与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284-287.
2
李小娜,张兰桐,殷玮.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途径与方法[J]
.中草药,2006,37(6):801-805.
被引量:31
3
李发美,熊志立,鹿秀梅,秦峰,李小芩.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策略和色谱技术[J]
.色谱,2006,24(6):537-544.
被引量:26
4
钱俊,尹莲.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HPLC指纹图谱归属分析及谱效关系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40-45.
被引量:34
5
钟正贤,何飞,陈学芬,周桂芬,徐冬英.
正交试验法分析抗胃溃疡三七复方配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54-56.
被引量:3
6
顾英,冯怡,李玉敏.
指纹图谱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
.中成药,2007,29(7):1048-1051.
被引量:30
7
刘曼,刘惠平,梁茂新,熊志立,李发美.
骨疏丹指纹图谱分析及其活性相关性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12):758-762.
被引量:3
8
邹颖,刘丹霞.
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29-3131.
被引量:11
9
阿拉腾其木格,杨秀伟.
去氢土莫酸在大鼠体外肝微粒体体系中的生物转化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5):1303-1307.
被引量:3
10
许良,毕开顺.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在蒙药森登-4汤谱效关系解析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10):1189-1192.
被引量:22
1
陆书诚.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概述[J]
.广西中医药,1989,12(5):43-45.
被引量:1
2
魏书明.
五倍子验方的应用概述[J]
.福建中医药,1991,22(4):48-49.
被引量:1
3
孔令荣,梁方信.
水蛭临床应用概述[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358-360.
被引量:3
4
刘自忠.
桂枝汤临床应用概述[J]
.中医药信息,1998,15(5):24-26.
被引量:2
5
历淑芬,鲍雯雯,蔡宝昌,丛晓东,张云.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概述[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83-184.
被引量:2
6
陈国辉,黄文凤.
黄芪化学成份、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概述[J]
.海峡药学,2008,20(3):13-16.
被引量:42
7
刘文辉,赵桂芝,陈莉,刘娟娟.
地肤子皮肤病应用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253-255.
被引量:5
8
梁华龙.
丹参注射液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J]
.河南中医,1995,15(6):381-383.
被引量:1
9
朱世茂,吴宝财.
花粉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概述[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10(2):61-63.
被引量:4
10
李淑文.
当归注射液近年临床应用概述[J]
.中成药,1994,16(8):24-26.
中医药学报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