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太空武器化与太空威慑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加速太空武器化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太空威慑的概念,进而作者分析了美国发展太空武器和推行太空威慑战略的图谋。对此,文中还列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
黄志澄
机构地区
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关键词
太空武器化
太空威慑
太空安全
国家安全
分类号
E81 [军事—战略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63
1
黄志澄.
确保太空安全的战略意义和对策建议[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1):23-27.
被引量:4
2
李津军,单玉泉.
空间威慑战略刍议[J]
.中国军事科学,2002,15(1):18-22.
被引量:2
3
侯宇葵,侯深渊.
核威慑与空间威慑[J]
.卫星应用,2006,14(1):1-12.
被引量:3
4
王杰娟,于小红.
国外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6,17(4):33-37.
被引量:37
5
卢静.
全球治理:在规范与经验之间[J]
.国际论坛,2006,8(6):20-23.
被引量:9
6
蒋国萍,陈英武.
时间贝叶斯网络及其概率推理[J]
.管理科学学报,2007,10(2):12-18.
被引量:5
7
李寿平.
外层空间的军事化利用及其法律规制[J]
.法商研究,2007,24(3):16-23.
被引量:24
8
徐能武.
外空安全机制的成长困境及其思考[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3):44-48.
被引量:2
9
魏志雄,荣文仿.
外空军事化的发展及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65-67.
被引量:2
10
吴勤,高雁翎.
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新进展[J]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3):1-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7
1
吴勤,范炳健.
美国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1):20-23.
被引量:5
2
曹士信.
基于贝叶斯网络仿真的威慑信息传递效能评估[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21(2):113-116.
被引量:2
3
何奇松.
脆弱的高边疆:后冷战时代美国太空威慑的战略困境[J]
.中国社会科学,2012(4):183-204.
被引量:37
4
胡玉琛.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J]
.中国电子商务,2012(15):46-46.
5
汤泽滢,黄贤锋,蔡宗宝.
国外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发展现状与启示[J]
.航天电子对抗,2015,31(2):24-26.
被引量:26
6
凌胜利.
太空治理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
.国际问题研究,2015(3):111-125.
被引量:9
7
庄海孝,潘腾,何宗波,李怀锋,贺冬雷.
应用禁忌遗传算法的空间目标协同监视资源调度方法[J]
.航天器工程,2020,29(4):46-5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郝世锋,柳仲贵.
空间目标监视雷达信号频率的优选准则[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51(S01):78-82.
2
甘波,徐俊,徐硕光,张晓雪.
美国空间目标情报建设与研究分析[J]
.科技信息,2013,0(36):48-48.
3
王洋,曲长文,孙寒冰.
国外反卫星武器技术及其对抗措施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5):1-4.
被引量:7
4
杨明,杨华,吴晓迪.
美国卫星系统防护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09(6):31-35.
被引量:2
5
唐笑虹.
试析奥巴马政府的军事太空战略[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2):47-61.
被引量:6
6
徐能武.
21世纪初美国外空攻防对抗准备论析--基于攻防理论的视角[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3):79-92.
被引量:4
7
李云龙,于小红.
美军“空海一体战”空间作战行动探析[J]
.装备学院学报,2013,24(4):55-58.
被引量:6
8
张广辉.
浅谈空间信息对抗技术发展趋势[J]
.科技风,2013(24):36-36.
9
梁亚滨.
武装无人机的应用:挑战与影响[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31(1):143-156.
被引量:11
10
徐能武.
对维护我国外空战略安全与合法权益的战略思考——基于复合建构主义的视角[J]
.太平洋学报,2013,21(11):59-67.
1
何奇松,赵雅丹.
俄罗斯的太空安全观[J]
.军事历史研究,2008,22(4):122-128.
被引量:1
2
郭俊.
从“施里弗”演习看美军太空威慑力量构建[J]
.国防科技,2015,36(1):68-70.
被引量:3
3
蒋建忠.
太空武器化与中国国家安全突围[J]
.世界知识,2015,0(18):20-21.
被引量:1
4
张会.
中国眼中的太空武器化和太空安全[J]
.国际展望,2007(10).
5
何奇松.
太空安全问题论略[J]
.军事历史研究,2009,23(3):142-148.
被引量:2
6
特蕾莎·希钦斯.
太空战离我们多远[J]
.科学大观园,2009(6):72-73.
7
楼春豪.
关于太空军事化的若干思考[J]
.亚非纵横,2008(6):54-58.
被引量:3
8
丽贝卡.约翰逊,黄静.
太空武器化危险及出路[J]
.国际资料信息,2007(12):45-47.
9
程群.
欧洲太空安全政策:观念、行动与障碍[J]
.德国研究,2010,25(1):35-41.
被引量:2
10
冯云皓.
海顿谈美国战略司令部的太空威慑观点[J]
.防务视点,2017,0(5):30-31.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