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DNA加合物诱导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DNA加合物如何诱导基因突变是目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就DNA加合物诱导基因突变的机理及其检测方法的应用作一评述。
作者
谭明家
谢大英
李玉瑞
机构地区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出处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6-270,共5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Hygiene)
关键词
DNA
加合物
特异位点技术
基因
突变
癌症
分类号
R730.231.1 [医药卫生—肿瘤]
R394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56
1
徐培渝,吴德生.
有机磷农药毒性研究新进展[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389-392.
被引量:30
2
吴会灵,杨芃原,张重杰,何锡文.
小分子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2004,32(9):1256-1261.
被引量:30
3
王美娥,周启星.
DNA加合物的形成、诊断与污染暴露指示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83-1987.
被引量:6
4
陈勇,李元宗,常文保,慈云祥.
核酸分子嵌入剂[J]
.分析科学学报,1994,10(1):67-74.
被引量:38
5
张立金,闵顺耕,李国学,熊艳梅,孙英.
克百威与DNA之间作用的光谱学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5):739-742.
被引量:22
6
孔庆喜,姚宝玉,胡翠清.
农药的致癌性评价[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7):26-28.
被引量:6
7
段昌群,王焕校.
重金属对蚕豆的细胞遗传学毒理作用和对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的探讨[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5,37(1):14-24.
被引量:186
8
刘伟,朱鲁生,王军,谢慧,宋艳,王秀国,王倩,钱博.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微核法测定3种农药对DNA损伤的作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531-534.
被引量:4
9
倪永年,杜姗.
异丙威及其水解产物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3):619-622.
被引量:4
10
张晓明,李国学,李东昊,闵顺耕,孙英.
重金属Cu^(2+)增强农药甲萘威对ct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3):517-52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刘伟,朱鲁生,王军,谢慧,宋艳,王秀国,王倩,钱博.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微核法测定3种农药对DNA损伤的作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531-534.
被引量:4
2
汪佳蓉,张国文,杨佳,冯利辉.
倍硫磷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15):78-81.
被引量:2
3
张国文,汪佳蓉,杨佳.
三聚氰胺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10,29(2):10-13.
被引量:4
4
张国文,汪佳蓉,占春瑞,胡兴.
毒死蜱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32(1):10-13.
被引量:17
5
孙英,张立金,闵顺耕,李国学.
三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合物对DNA的潜在损伤作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3):464-46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刘伟,朱鲁生,王军,谢慧,宋艳,王秀国,王倩,钱博.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微核法测定3种农药对DNA损伤的作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531-534.
被引量:4
2
倪永年,杜姗.
异丙威及其水解产物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3):619-622.
被引量:4
3
张国文,汪佳蓉,杨佳,冯利辉.
荧光光谱法研究三唑磷对DNA的损伤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33(5):452-455.
被引量:6
4
张国文,汪佳蓉,杨佳.
三聚氰胺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10,29(2):10-13.
被引量:4
5
胡兴,张国文,李蔚博,何力.
农药异丙威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2010,26(2):195-198.
被引量:5
6
段云青,闵顺耕,段志青.
环境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27(4):15-20.
7
张国文,汪佳蓉,占春瑞,胡兴.
毒死蜱对DNA潜在损伤作用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32(1):10-13.
被引量:17
8
胡兴,张国文,付鹏,占春瑞.
金属离子Cu^(2+)、Ca^(2+)和Mg^(2+)对抗蚜威与DNA结合作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0,31(19):146-149.
被引量:3
9
董丽红,吴霞.
光谱法研究α-萘乙酸与核酸的相互作用[J]
.光谱实验室,2011,28(2):813-817.
10
刘祥英,莫湿羽,邬腊梅,柏连阳.
太阳光下TiO_2光催化降解毒死蜱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377-381.
被引量:2
1
胡训军,卢伟,王文静,肖萍,陈良.
用^(32)P后标法检测三氯乙烯所致DNA损伤的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7):427-429.
被引量:2
2
胡俊峰,伸跻灿.
苯并(a)芘——DNA加合物的研究进展[J]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9(2):59-61.
被引量:2
3
陈韶华,厉有名.
酒精性肝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29(4):258-260.
被引量:4
4
汪荣泉,周子成,肖文华,张新立.
鼠肝组织中AFB_1-DNA加合物的免疫组化染色[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3):292-293.
5
排泄生理学[J]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8):11-11.
6
朱慧萍,马文军.
特异位点 DNA 加合物诱发突变的机制[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7,24(4):237-238.
7
谭祥林,徐顺清,陈剑,王辉,刘东兵.
利用生物发光法测定人群外周淋巴细胞DNA加合物水平[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6):363-365.
被引量:2
8
朱淑萍,侯海燕,付鸿卫.
苯并芘对大鼠胎盘组织CYP450、GSH-PX活性及胎鼠外周血BPDE-DNA加合物浓度的影响[J]
.临床误诊误治,2014,27(5):98-101.
被引量:2
9
季文萱,杨成对,谌贻璞.
马兜铃酸Ⅰ-DNA加合物合成及电喷雾质谱法检测[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6):685-689.
被引量:3
10
杨世明,王颖,陈莉莉.
OxLDL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DNA加合物生成[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19(4):385-389.
被引量:2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