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阶跃式边坡变形位移影响函数建立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某矿W2测点滑坡位移数据的分析,提出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周期性阶跃式边坡变形位移影响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阶跃式滑坡位移由基本趋势性成分、周期性成分和随机振荡成分组成,对每种成分可分别进行建模,最终迭合生成总的函数模型。实例计算结果,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达90%以上。
作者
李绍臣
机构地区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
出处
《露天采煤技术》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Opencast Coal Min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回归分析
影响函数
煤矿
边坡变形
位移
分类号
TD824.7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
1
肖盛燮.
生态环境灾变链式理论原创结构梗概[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z1):2593-2602.
被引量:56
2
唐亚松,张鑫,蔡焕杰,王健.
一种基于回归分析与时序分析的降水预报模型[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88-91.
被引量:8
3
[4]露天矿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报告[R].煤科总院抚顺分院,1994.
4
[6]抚顺石油-厂厂区地基变形机理及变形预测[R].煤科总院抚顺分院,1997.
5
吕效国,王占君,钱峰,刘凯峰.
自回归模型建立的必要条件及其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16):109-115.
被引量:14
6
秦四清,张倬元,王士天,黄润秋.
滑坡前兆异常识别方法[J]
.露天采矿技术,1995,16(1):11-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绍臣.
高陡倾倒蠕动滑移边坡变形破坏规律研究[J]
.露天采矿技术,2008(4):8-10.
被引量:5
2
李靖.
用生命周期概念分析滑坡动态规律[J]
.土工基础,2011,25(1):53-56.
被引量:1
3
祖国林,李绍臣,王启瑞,张轶宏,白富英.
软岩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及其对城市设施的影响[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4):28-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贾春.
重庆市九龙坡区滨江路工程线路方案地质比选[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4):425-428.
2
徐建强,程艳芊.
某公路滑坡形成机理与防治方案分析[J]
.土工基础,2013,27(2):41-43.
被引量:1
3
祖国林.
露头残煤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时序控制开采[J]
.采矿技术,2016,16(4):34-37.
被引量:2
4
陆文博,晏鄂川,邹浩,张世殊.
我国倾倒变形体发育规律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8):111-119.
被引量:12
5
张亮华,谢良甫,李兴明.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11):112-115.
被引量:8
6
谢良甫.
基于地质几何分区的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特征[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12):32-37.
被引量:6
7
李兴明,晏鄂川,严媛,张世殊,邹浩.
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倾倒变形分区与治理[J]
.地质科技情报,2019,38(3):227-235.
被引量:4
8
马婧佳,徐勇超,刘干,滕文伟,王东.
扎哈淖尔露天矿含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与形态优化[J]
.露天采矿技术,2020,35(2):88-91.
被引量:6
9
董建辉,邱茂,谢飞鸿,李海军,朱要强.
织金县垮坡组滑坡变形失稳原因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9):7870-7876.
被引量:3
10
刘子春,韩猛.
扎尼河露天矿边坡治理措施与效果[J]
.煤炭科学技术,2017,45(S1):174-176.
被引量:10
1
徐亚军,王国法,朱军.
液压支架推杆十字头万向接的有限元分析[J]
.煤矿机械,2005,26(3):38-41.
被引量:4
2
杨柳.
上保护层开采卸压数值模拟与保护效果考察[J]
.煤矿安全,2011,42(7):129-131.
被引量:6
3
Д.,ЛА,文定宇.
国外磁选发展的基本趋势[J]
.国外锡工业,1990,18(3):24-26.
4
G.格罗尹,冯克浦,孔昭壁.
美国应用的一种下沉预计方法——用两种影响函数分别计算已采及未采矿层的影响[J]
.陕西煤炭技术,1990(1):54-61.
5
王洋.
“三软”煤层巷道部分注浆相似模拟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5(9):61-62.
6
刘增超,史东涛.
煤矿粉尘治理技术现状及展望[J]
.科技信息,2008(7):299-299.
被引量:31
7
廉旭刚,郭博婷,胡海峰.
工作面推进速度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研究[J]
.煤炭工程,2016,48(4):74-77.
被引量:4
8
胡清淮.
澳大利亚典型煤矿岩层及地表移动的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1999,19(2):9-12.
被引量:1
9
温兴林,李长城,吴戈,赵国建.
影响函数的解析表达[J]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8,17(3):229-233.
10
王生全.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建模预测[J]
.东北煤炭技术,1997(2):38-41.
被引量:5
露天采煤技术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