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磷酸腺苷和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6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rophysiology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treatment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propafenon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ATP和普罗帕酮对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作用。方法依据三磷酸腺苷(ATP)的超短半衰期特性,在同一病例1次食管电生理检查时,比较ATP和普罗帕酮对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终止作用。结果两者对SVT的有效率分别为20/20(100.0%)和14/20(70.0%),ATP起效快,但瞬间心律失常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结论在ATP和普罗帕酮之间不应首选ATP复律,但普罗帕酮无效及重复诱发SVT者,用ATP仍有效。
出处 《浙江实用医学》 200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蒋文平.14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1989,4(2):125-125.
  • 2Belhassen B, rinkenberger R L. Comparative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logical effects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verapamil on paroxysmal reciprocating junctional tachycardia. Circulation, 1988,77(4):795.
  • 3宋有城,卢才义.室上性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搏和心内电生理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9,17(4):208-209. 被引量:9
  • 4佟飞,朱华栋,王亚轩,石汉文.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疗效比较[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18(3):159-159. 被引量:3
  • 5张文博 董文铸.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340.
  • 6张贵洪.心律失常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进展,1993,11(3):12-12.

二级参考文献4

  • 1杨鼎颐,人工起搏和心脏电生理学,1985年
  • 2蒋文平,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4年,12期,115页
  • 3张文博,黄元铸.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 4北京中西医药新技术研究所编,府军等.实用临床新药手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41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