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5,共8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参考文献9
-
1.《聂耳日记》[M].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
-
2尘无.《夜记之什》(三)[J].新华画报,1937,.
-
3郑伯奇.《渔光曲》[N].《晨报》,1934年6月16日.
-
4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J].影迷周报,1934,1(1).
-
5蔡楚生.《(迷途的羔羊)杂谈》[J].联华画报,1936.
-
6蔡楚生.《会客室中》[J].电影·戏剧,1936,.
-
7.《蔡楚生选集》[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
8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
9尘无.《(迷途的羔羊)试评》[N].《大晚报》,1936年8月16日.
共引文献10
-
1黄会林.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与受众辨析——电影与受众简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6-46. 被引量:3
-
2葛飞.市场与政治: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5):23-30. 被引量:13
-
3赵春霞.孙瑜、蔡楚生之比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6):34-35. 被引量:1
-
4聂伟.却话《巴山夜雨》事——影片《巴山夜雨》的三重阅读[J].当代电影,2006(3):45-49. 被引量:2
-
5刘海玲.从《新女性》看中国现代“新女性观”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06(4):159-163. 被引量:1
-
6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J].当代电影,2008(3):42-47. 被引量:4
-
7岳晓英.中国早期苦情戏电影的叙事奥秘[J].中国图书评论,2009,32(9):28-33. 被引量:6
-
8牛蕊.从漂泊的“无根者”到中国早期专业音乐的“拓荒者”——俄侨音乐家嘉祉、托诺夫在华音乐史料述评[J].音乐研究,2013(1):47-56. 被引量:4
-
9陈卫平.但开风气不为师——论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评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1):36-50.
-
10李道新.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63-69. 被引量:4
-
1罗辛.看香港电影回顾展[J].黄金时代(上半月),2005,0(10):6-6.
-
2陈播.忠诚于人民的电影艺术家史东山——纪念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史东山同志诞辰一百周年[J].当代电影,2003(1):76-78.
-
3何琳,老老夏.何非光和阮玲玉、蒋君超的交往[J].档案春秋,2011(12):38-41.
-
4赵士荟.《中国电影明星大观》[J].大众电影,2004,0(12):44-44.
-
5周云蓬,贾樟柯.该仇恨的仇恨 该感恩的感恩[J].南方人物周刊,2009(25):50-51.
-
6黎锡.《淞沪抗战纪实》见证日寇罪行[J].大众电影,2005,0(15):35-35.
-
7袁庆丰.论旧市民电影《啼笑因缘》的老和《南国之春》的新[J].扬子江(评论),2007(2):80-84. 被引量:20
-
8黄义.《国歌》的歌路历程[J].源流,2005,0(12):48-49.
-
9赵彤.抗日英雄谱的“全景式”延展[J].当代电视,2005(9):6-7.
-
10黎莉莉.阮玲玉二三事(节选)[J].电影,2010(6):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