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师应具有的教育能力素质:反思能力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思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能力素质。对“反思”进行实质解读,是诠释这一命题的前提。厘清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意义,是明确本命题成立的基础;建设性的提出培养和提升反思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是确立并研究本命题的要义之所在。
作者
季俊昌
孙明霞
机构地区
东营市教育中心
泰山学院附中
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关键词
反思
反思能力
培养方法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46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1
张立昌.
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
.教育研究,2001,22(12):17-21.
被引量:34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斯坦托姆,汪琛.
怎样成为优秀教师[J]
.比较教育研究,1983(1):16-18.
被引量:60
2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
.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C1):10-14.
被引量:135
3
L. Valli.Reflective.Teacher Education:Cases and critique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p.100
4
J ·Calderhead and P. Gates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The Falmer Press, 1993, p.123.
5
霍涌泉.
教师职业角色形象的改变与素质提高的策略选择[J]
.师资培训研究,1998(3):2-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46
1
王娜.
双创教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3):80-82.
2
程毅.
反思体育教学的对话策略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8):110-112.
被引量:1
3
孙华.
新闻案例教学中缄默知识的显性化[J]
.国际新闻界,2009,31(1):63-66.
被引量:6
4
李飞.
让教学经验具有生命力[J]
.现代教育论丛,2008(11):43-45.
被引量:2
5
张海珠.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J]
.华章(初中读写),2007(4):31-31.
6
王军文.
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2):106-107.
7
李伶俐.
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3):31-32.
被引量:3
8
夏立仁,傅建霞.
苏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态度与行为的相关分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5(6):533-535.
9
林丽华.
论教师的反思力及其培养[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1-42.
10
林润之.
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反思性教学[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8):158-1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4
1
骆伯巍.
教师的基本条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教育评论,1996(5):20-22.
被引量:4
2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
.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被引量:571
3
易凌云,庞丽娟.
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3):6-11.
被引量:84
4
吴志华,柳海民.
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3):27-31.
被引量:83
5
胡坚,莫燕.
高校教师工作价值观与任务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114-117.
被引量:34
6
蔡永红,林崇德.
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1):36-41.
被引量:106
7
周德义.
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思考[J]
.教育情报参考,2004(12):29-30.
被引量:1
8
周燕.
从知识的外在意义到知识的内在意义——知识观转型对教育的影响[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29-33.
被引量:25
9
王丽君.
论教师心理健康[J]
.中国教育学刊,2005(10):71-74.
被引量:7
10
赵春娟.
论教师素养新内涵——来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J]
.教育探索,2006(2):116-118.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6
1
季俊昌,李翠兰.
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反思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22-26.
2
张雳.
论有效的教师培训原则[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2):53-58.
被引量:13
3
林振华.
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性探索——关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0):30-32.
被引量:2
4
何芙蓉.
教师素质浅谈[J]
.科教文汇,2008(36):10-10.
5
林振华,刘红.
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性探索——关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J]
.基础教育,2009,6(3):44-46.
6
吴祥.
教师内省绩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
.林区教学,2015,0(11):110-1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先进,江瑞.
借鉴国外培训模式 建立有效教师培训机制[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3):168-170.
2
陈斌,李国泰.
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222-226.
被引量:2
3
余鹏.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
.现代交际,2010(9):132-132.
4
李贤智,王祖琴.
跟岗培训:实施农村骨干教师有效培训的新模式[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8):14-16.
被引量:2
5
李贤智,王祖琴.
“国培计划”中实施农村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有效策略[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3-5.
被引量:2
6
庄玉昆.
有效教师培训外部支持系统的建立[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7):79-81.
7
高哲学,曹明平.
关于构建医学青年教师培训体系的几点思考[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83-285.
被引量:4
8
周炜.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现状研究[J]
.企业导报,2012(19):214-215.
被引量:1
9
丁梅娟,宋萑.
“国培计划”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J]
.中国教师,2012(23):46-50.
10
李定春.
关于语文教师培训工作有效性的思考——以实施“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7):24-26.
被引量:2
1
吴巧璇.
善用“三心”提高班级管理质量[J]
.师道(教研),2011(6):15-15.
2
孙梅.
21世纪需求高素质的教师[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9(4):48-49.
3
乔春英.
适应时代要求 提高自身素质[J]
.山西教育(管理版),1997,0(10):20-20.
4
林永发.
论教师的电教素质[J]
.武夷学院学报,1995,22(4):53-54.
5
李志强.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意义及其实证分析[J]
.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1).
6
王文英.
教学反思促进我的专业成长[J]
.新课程(中学),2012(2):142-142.
7
王维婷.
漫话高职教师职业生涯成长[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5):26-26.
8
黄华.
浅论教师的反思与其职业成长[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51-53.
9
王贵.
新手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挑战分析[J]
.教育艺术,2013(4):22-23.
10
董裕华.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J]
.新高考(高二语文、数学、英语),2009(4):40-41.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