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朱子学与佛学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朱子的佛教态度是双重的,既排佛又容佛:一方面,朱子受佛教佛性理论的影响,逐渐走上注重心性本体、注重反观心源的道路;另一方面,朱子对佛教之违背儒家伦理纲常的思想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态度多与朱子相类。
作者
赖永海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朱子学
佛学
禅宗革命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朱熹.续近思录[M].,.242,229,235,232,237.
2
朱熹.鹅湖和教授兄韵 [A]..象山全集 (卷二十五)[C].,..
3
朱熹.杂说 [A]..象山全集 [C].,..
4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共引文献
12
1
允春喜,杨保建.
王船山民本思想的政治逻辑[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38-42.
被引量:3
2
允春喜.
明末清初民本思潮探微[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7-52.
被引量:2
3
梁世和.
圣贤与豪侠——燕赵人格精神探析[J]
.河北学刊,2006,26(1):204-207.
被引量:12
4
张世保.
背景、立场、问题及其命运(上)——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陆新儒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8.
被引量:3
5
王克奇.
齐鲁道德文化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3):62-65.
被引量:1
6
吕本修.
论儒家之“诚”及其现代意义[J]
.理论学刊,2008(10):85-88.
被引量:2
7
沈伟鹏,张耀天.
周易历史哲学之“圣人主体”研究[J]
.理论界,2010(8):102-106.
被引量:4
8
白智宏.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4):63-68.
被引量:5
9
侯宏堂.
内向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主体精神[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1):1-11.
被引量:1
10
陈来.
王船山的《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思想[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6):641-6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葛荣晋.
朱熹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1):1-12.
被引量:1
2
文碧方.
宋明理学中理学与心学的同异及其互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4):415-418.
被引量:5
3
李承贵.
朱熹视域中的佛教心性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45-53.
被引量:4
4
吴冠章,朱更生.
朱熹的佛教观[J]
.天府新论,2007(B06):195-197.
被引量:2
5
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5.
6
朱熹.《答罗参议》,《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五,《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749页.
7
高建立.
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J]
.齐鲁学刊,2007(3):28-32.
被引量:3
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4,4,4,7,3,3,4,7,7页.
9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33页.
10
《朱予语类》(卷五十七),第1348页,第1347页.
引证文献
4
1
施保国,李霞.
“外斥内援”:朱熹佛教观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7):71-76.
被引量:1
2
王洁.
朱子“实理”思想的四个层次——兼论朱子“实理”视域下的辟老与辟佛[J]
.孔子研究,2016,0(3):97-104.
3
王治伟.
从儒、佛关系看朱熹诠释《孟子》的转向[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2-87.
4
李春颖.
宋代儒佛之辩的逻辑演进[J]
.哲学研究,2024(2):56-6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承贵.
朱熹思想与佛老关系研究述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53-56.
被引量:1
1
朱正国.
慧能与神秀关系探微[J]
.韶关学院学报,2014,35(9):5-13.
2
张君梅.
以儒解佛——柳宗元的佛学思想[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23-27.
被引量:2
3
明森.
从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看佛教对儒学的影响[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5,13(1):68-72.
4
赖永海.
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J]
.社会科学战线,2003(5):50-52.
被引量:11
5
赵纪彬.
试论佛典序跋的形成——兼及宋前佛典序跋流变的双重性[J]
.中华文化论坛,2016(8):93-98.
6
胡遂.
突破与超越——试论禅宗思想对中国诗学的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1):49-55.
7
李承贵.
叶适思想世界中的佛教——叶适佛教观的特质及其意蕴[J]
.河北学刊,2006,26(4):36-42.
被引量:1
8
张爱民.
宋朝道教徒与《庄子》[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73-76.
9
陈姿羽.
我的生日,妈妈的“受难日”[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2010(3):25-27.
10
赖永海.
佛性与人性——论儒佛之异同暨相互影响[J]
.哲学研究,1989(11):55-61.
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