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元时期“三教合一”原因探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教合一”是在中国思想领域所形成的以儒学为主、儒释道合流的思想文化现象。宋元时期的儒释道在经历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五代时期的两次大融合以后,完成了从外部形态到精神实质的相融相摄。本时期的三教关系状态形成,既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统治者的支持以及三教人士的主张密不可分。
作者
杨军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宋元
三教
融合
原因
分类号
B92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1
宗密.《原人论》[A]..《大正藏》卷45[C].,..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M].,..
3
.《宋史》卷282《传论》第27册[M].,.第955页.
4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57卷2氏部[M].,..
5
.《大宋僧史略》卷下[A]..《大正藏》卷54[C].,..
6
.《大正藏》卷52[M].,..
7
.《中国道教史》第二册[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23页.
8
.《悟真篇序》[A]..《道藏》第2册[C].,.第914页.
9
.《甘水仙源录》卷1[A]..《道藏》19册[C].,.第726页.
共引文献
8
1
尹邦志.
谢灵运山水诗的般若理趣[J]
.学术月刊,2004,36(9):89-94.
被引量:1
2
王慧慧.
浅析民俗佛教——兼谈世俗化与民众化的认识[J]
.敦煌学辑刊,2007(4):217-221.
被引量:4
3
史冰川,孔又专.
王重阳平等思想探析[J]
.宗教学研究,2008(2):157-160.
被引量:4
4
田智忠.
毛奇龄《太极图遗义》考辨[J]
.周易研究,2009(3):28-35.
被引量:1
5
詹石窗.
南宋金元道教神仙传记的人生境界[J]
.学海,2009(5):5-12.
6
喻静.
对佛教孝道观研究的反思——以释契嵩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2013(2):31-39.
7
张培高.
论智圆对《中庸》的诠释[J]
.宗教学研究,2014(3):129-133.
被引量:4
8
李映辉.
试论自然、区位条件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J]
.甘肃社会科学,2004(3):81-8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7
1
张君梅.
从民间祠祀的变迁看三教融合的文化影响--以晋东南村庙为考察中心[J]
.文化遗产,2011(3):116-122.
被引量:5
2
陈寅恪.
论韩愈[J]
.历史研究,1954(2):105-114.
被引量:132
3
皮朝纲.
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4):59-70.
被引量:3
4
龙潜.
揭开《兰亭序帖》迷信的外衣[J]
.文物,1965(10):1-8.
被引量:6
5
楼宇烈.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J]
.中华文化论坛,1994(3):38-47.
被引量:18
6
洪刚,刘瑜,王君.
湖北英山三座宋墓的发掘[J]
.考古,1993(1):29-36.
被引量:11
7
吴永和.
儒释道三教合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
.南京社会科学,1991(2):35-39.
被引量:9
8
陈鹏.
“儒释道交融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1997(11):9-11.
被引量:3
9
王吉允.
吉安发现一座北宋纪年墓[J]
.考古,1989(10):920-923.
被引量:16
10
严振非.
朱熹与台州[J]
.东南文化,1990(6):282-28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韩传强.
佛教何以融入中国[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30-34.
被引量:1
2
屈国琴.
论宋元诗学的共通性[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1):93-96.
3
段建宏.
晋东南三教信仰的形成、表现形态及分析[J]
.宗教学研究,2015(4):254-259.
被引量:3
4
黄文博.
南北朝至两宋时期买地券文“为佛采花”释读[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4):87-97.
被引量:3
5
张新民.
儒释之间:唐宋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以儒学的佛化与佛教的儒化为中心[J]
.文史哲,2016(6):5-2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韩传强,刘丽.
终极关怀:宗教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从儒、释、道治世、治心、治身谈起[J]
.学术论坛,2013,36(3):14-17.
2
杜正贞.
区域社会中作为信仰、制度与民俗的“社”——基于近十年晋东南研究的反思[J]
.学术月刊,2016,48(12):149-160.
被引量:17
3
陈瑞青,池素辉.
花、药与酒:买地券所记宋代信众的曼妙死亡方式[J]
.宁夏社会科学,2017(2):180-188.
被引量:4
4
胡科科,黄文博.
温州市白象塔24号彩塑造像神祇考识[J]
.四川文物,2017,0(3):55-60.
被引量:1
5
张新民.
试论周敦颐思想中隐涵的“天人合一”义理旨趣——纪念周敦颐诞辰一千周年[J]
.船山学刊,2017(6):64-77.
被引量:4
6
张新民.
天命与人生的互贯互通及其实践取向——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知行合一”说发微[J]
.天府新论,2018(3):31-53.
被引量:3
7
杨宝,周瑞程.
长治观音堂彩塑保护研究[J]
.文物世界,2019(1):48-52.
被引量:2
8
李潇.
历久弥新:中国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现代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4):29-36.
被引量:1
9
王胜军,刘霞.
张新民先生儒学研究、实践和思想述评[J]
.贵州文史丛刊,2019,0(4):17-25.
10
黄诚.
学修并进 经史兼综——探寻张新民先生佛学研究之学术旨趣与思想特质[J]
.贵州文史丛刊,2019,0(4):35-44.
1
梁霞.
隋唐时期观音信仰的中国化[J]
.群文天地,2012(9):70-72.
被引量:1
2
张昱.
人的本质新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1):63-67.
被引量:1
3
许传伟.
哲学视域中的“和谐”概念[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6):45-47.
被引量:4
4
倪淑娟.
《周易正义》的注疏特色[J]
.周易研究,2010(5):63-66.
被引量:1
5
郑杰文.
隋唐五代时期墨学的流传[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110-113.
6
江柯.
社会是一本大大的书[J]
.东方养生,1995,0(Z1):46-46.
7
朱平.
宋元时期徽州宗教发展的世俗化倾向(上)[J]
.理财(经济),2015(9):89-91.
8
刘新军.
自我和谐的内涵及研究意义[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6):138-141.
被引量:3
9
李广义.
五台山的故事[J]
.五台山,2008(9):59-63.
10
成绩.
隋唐观音信仰中国化的基本特征[J]
.双语学习,2007(11M).
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