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物证技术的困惑及反思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物证技术乃诉讼中充满诱惑与魅力的词汇,它引起法庭审判的几多变革。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很少追根究底的探询它的本质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故而一定程度消解了它的科学性。本文尝试以哲学的批判本性来重新厘定物证技术的相关内涵,不期“革路蓝缕”之功,但愿有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
陈如超
曹伟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中国司法鉴定》
2006年第1期24-27,30,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关键词
物证技术
本质
困惑
反思
分类号
D918.95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许斗斗.
客观性与科技的价值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22-27.
被引量:1
2
王巍.
科学合理性的哲学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2):36-42.
被引量:4
3
(德)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德)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120241-242.
2
(英)约翰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 它指什么[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19189106220.
3
(英)约翰·齐曼.可靠的知识[M].商务印书馆,2003.8-9.
4
.(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6.269,26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406,407.
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6.911-912,938-939,939,932,947.
7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123,44.
8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1.67-159.
9
(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70,201.
10
(德)伽达默尔.生活世界的科学[A]见《伽达默尔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381.
共引文献
3
1
洪晓楠.
科学合理性:从绝对到相对[J]
.学海,2008(2):93-98.
被引量:3
2
王瑞,马佰莲.
近十年中国科学哲学研究述要[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1):69-73.
被引量:1
3
张孟雯.
论库恩科学模式的合理性[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0(S3):349-350.
同被引文献
7
1
岳军要.
现代法学教育应加强物证技术知识的培养[J]
.决策探索,2007(04B):41-42.
被引量:2
2
王森,傅晓海.
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证技术学教学改革思考[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6(1):187-189.
被引量:1
3
潘溪,赵杰,金鑫,籍康.
高校司法鉴定机构实验室认证认可模式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28-231.
被引量:4
4
张凌燕,徐心磊.
物证技术学的现实特征新探——以新《刑事诉讼法》为基点[J]
.天津法学,2013,29(4):13-18.
被引量:1
5
潘溪,赵杰.
物证技术实验室产学研模式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51-254.
被引量:1
6
关颖雄.
物证技术司法鉴定课程教学中的讲、练、研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2):111-115.
被引量:6
7
王琳.
怎样处理文理渗透型教材——《物证技术学》教法初探[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9-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潘溪.
法学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4):29-3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丁国峰.
论我国法学教育“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
.河北法学,2018,36(8):2-13.
被引量:17
2
叶志浩,夏益辉,杨锋,李明杰.
基于Delphi法的船舶电气工程“双重”专业毕业学员质量评价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3):14-17.
3
刘欣然.
我国法学教育“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优化构建路径[J]
.法制博览,2019(16):246-246.
4
叶文显.
卓越法学人才培养:困境、模式与经验启示[J]
.林区教学,2021(11):36-39.
5
许胜晴.
劳动教育融入法学实践教学——知识融合、资源整合与知行结合的视角[J]
.教育进展,2022,12(3):804-809.
1
石聚航.
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评估标准[J]
.刑事司法论坛,2011(1):105-116.
2
刘婕.
对消费者概念再讨论[J]
.金田,2012(9):210-210.
3
陈君.
肯尼亚:脆弱的非洲榜样[J]
.中国新闻周刊,2008(2):64-65.
被引量:2
4
刘慧兰.
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的重新厘定——基于一起离婚案件的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45-50.
被引量:2
5
张子伟.
船舶碰撞造成油污损害民事赔偿的责任主体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8):293-294.
被引量:1
6
王湘军.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未来与发展,2009,30(5):11-14.
被引量:2
7
金艳,陈洪明.
WTO与我国政府行为的转变[J]
.理论观察,2004(1):44-45.
8
朱学平.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源[J]
.现代法学,2005,27(2):22-28.
被引量:1
9
张家康.
陈独秀最早批评斯大林[J]
.名人传记,2009,0(7):66-68.
10
刘志辉.
强化执行力是门必修课[J]
.当代兵团,2015,0(23):45-45.
中国司法鉴定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