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但仍需深入进行。本文从高校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高考制度的五条建议。
作者
陈彬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50-52,共3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关键词
高考制度
自主招生权
改革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1
唐安国.给高校和考生更多自主权—上海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N],文汇报,2003.(6).
2
李立峰.试析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A].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考试研究[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第2辑):97-104.
3
徐建春.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4):135-137.
被引量:24
4
陈晓云.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4):25-30.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晓琴.
美、英、日三国高校招生制度比较及借鉴[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5):48-50.
被引量:11
2
韩广才,符永宏,兰登明.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问题透视[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54-56.
被引量:8
3
邹继良.
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公平性因素及修正对策[J]
.教育探索,2001(8):28-29.
被引量:15
4
郑文红.
我国高考科目及内容设置的三大依据[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0-83.
被引量:4
5
刘绍怀.
新时期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问题探索[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16(3):87-90.
被引量:3
6
本刊编辑部.
与时俱进,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在2003年高考改革培训班上的讲话摘要[J]
.中国考试(下半月),2003(1):6-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5
1
申永丰.
科学选才:转型期中国高考政策变革的重要利益诉求[J]
.湖北招生考试,2007(8):37-41.
被引量:1
2
陈彬.
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4):17-19.
被引量:1
3
邢方敏.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制度变革方略[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8):66-68.
4
侯蓉.
关于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思考[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1):12-15.
被引量:10
5
曹洲涛,陈春花.
经济发达地区地方院校生源的吸引与拓展[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42-44.
6
靖国安.
高校招生自主权与教育公平[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5):58-60.
被引量:6
7
黄子建,申永丰.
科学选才——我国高考政策的重要价值诉求[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78-180.
8
陈丽影,尹小萍.
当前我国高考政策改革的重要价值诉求——论科学选才[J]
.湖南社会科学,2005(4):144-146.
被引量:2
9
张志群.
美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及运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江西教育科研,2005(7):33-34.
被引量:2
10
李志红.
香港高考制度及其启示——以化学为例[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2):91-9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2
1
宋术学.
建国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S1):103-108.
被引量:11
2
杨学为.
中国需要“科举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17-19.
被引量:33
3
朱永新.
文理分科:中国教育的毒瘤[J]
.教育科学研究,2004(11):60-60.
被引量:18
4
吴向东.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9-37.
被引量:184
5
倪明,张奠宙.
俄罗斯高考改革及其启示[J]
.中国考试,2005(4):55-57.
被引量:11
6
张亚群,巨玉霞.
高考改革观点述评[J]
.基础教育参考,2005(6):10-13.
被引量:7
7
张爱.
日本现行大学入学考试研究[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4):65-69.
被引量:1
8
王中华.
体验教育信息化[J]
.教育信息化,2006(3):17-18.
被引量:9
9
吴满华.
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特点及改革趋势[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1):34-36.
被引量:7
10
戴家干.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公正[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2):7-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6
1
蔡宝来,王瑞.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实质、利弊分析及改革路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9):9-16.
被引量:17
2
李禹阶,汪荣.
我国高考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发展趋向窥探[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1-128.
被引量:9
3
王中华,熊梅.
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与我国高考改革[J]
.教育文化论坛,2011,3(5):16-20.
4
牛红丹.
中美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和录取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08,0(8):1-2.
5
郑兴.
教育公平视角下异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路探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6):104-105.
被引量:8
6
陈丽桦.
比较的视角:改革统一高考之构想[J]
.湖北招生考试,2006,0(24):61-6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万娇.
国内关于异地高考问题的研究述评[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2(4):74-77.
2
齐军.
高中文理分科:理想与现实博弈中的路径选择[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4):5-7.
被引量:4
3
蔡宝来.
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J]
.教育研究,2010,31(8):74-80.
被引量:23
4
曾天山,张彩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
.教育研究,2010,31(9):17-36.
被引量:15
5
曹琴.
从新课程观看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1):5-7.
被引量:1
6
顾彬彬,杨小微.
从分科施教到分类育人——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纠结与转换[J]
.基础教育,2011,8(1):42-47.
被引量:8
7
闫守轩,韩玲玲.
从高考改革新方案透视高中文理分科[J]
.教育学术月刊,2011(2):66-69.
被引量:8
8
龚宝成,李恒中,殷舟.
高中文理科交融和育人本位回归[J]
.成功,2011(6):14-15.
9
杨小微.
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J]
.基础教育,2011,8(3):5-20.
被引量:16
10
范光基.
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高考改革的启示[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76-81.
被引量:10
1
高考改革升温少亮点 农村生无缘高校自主招生[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0(1):8-8.
2
华南理工大学[J]
.求学(理科版),2009(A01):154-154.
3
孙志强.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招生制度改革[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7(4):33-34.
被引量:1
4
42所自主招生院校[J]
.教育与职业,2006(19):75-75.
5
华南理工大学[J]
.求学(文科版),2009(A01):154-154.
6
华南理工大学[J]
.求学(理科版),2010(A01):135-135.
7
徐琳.
自主招生“亮剑”统一高考[J]
.高考金刊,2007(12):4-9.
8
许祥东.
学好高三数学一点通[J]
.学园,2010(13):133-133.
9
许祥东.
高三学好数学“三字经”[J]
.学园,2010(15):157-157.
10
张应强,李峻.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高考制度改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4):16-19.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