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古代藏书楼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周鲁时期的“盟府”、“故府”起,中国历代皇家、官府、书院、寺观、教会以及私人藏书处,一般都统称“藏书楼”。苏珊·朗格认为,建筑的“领域”、“场所”、“空间”是表现某种情感的“征象”。当代建筑界最负盛名的学者和理论家拉普普特指出:建筑不仅是材料和结构方式的结果,而且是整个社会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特性的反映的结果。“藏书楼”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中国女性文化息息相关,首先我们从“藏书楼”名称来看,“藏”、“书”、“楼”三个字均带有女性文化特质。“楼”字右下为“女”字,从中可以窥见女性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女不成‘楼”’,女性地位低下,却是不可或缺;“书”作为被阅读、欣赏对象,在我国古代图书馆中处于被收藏的封闭状态,藏书楼的主人和阅读者一般为男性,“书”如同古代女性,处于“被”看、“被”藏的状态,这是男性将我国古代图书馆女性化的结果。藏书楼作为被知识霸权和文化霸权垄断的一种表征形式,成为古代男性(如帝王、文化人)的一种资本和权力。所谓楼如其人,书如其人,藏如其人,
作者 朱常红
出处 《东方丛刊》 2005年第4期250-259,共10页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