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桂林地区生物岩溶微观形态与岩溶地貌宏观形态间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信息熵、信息维描述了生物岩溶研究最新进展——似岩溶地貌的生物钻孔溶蚀微观形态与宏观岩溶地貌形态间存在的相似性,以及某一特征尺度的(生物)岩溶形态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对比用不同方法取得的信息熵、信息维的差异性。
作者
曹建华
王福星
机构地区
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质科学院青年基金
关键词
生物岩溶
岩溶形态
信息熵
岩溶地貌
分形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6
1
曹建华,王福星,黄俊发,黄基富,王晶.
桂林地区石灰岩表面生物岩溶溶蚀作用研究[J]
.中国岩溶,1993,12(1):11-22.
被引量:27
2
王福星,生物岩溶,1993年
3
刘新华,硕士学位论文,1992年
4
哈肯 H,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中的宏观方法,1988年
5
曾庆宏,从混沌到有序,1987年
6
房金福,中国岩溶,1985年,4卷,4期,341页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俞锦标,李春华,赵培道,胡兴华,袁东风.含量分布及溶蚀作用的研究[J]中国岩溶,1985(04).
2
房金福,宋林华,张耀光.碳酸盐岩表层硬度的研究[J]中国岩溶,1985(04).
3
张捷,李升峰,陈舒泛.
石灰岩表面溶针孔的初步研究——以川西北九寨沟、南斯拉夫第那尔喀斯特区域为例[J]
.中国岩溶,1991,10(2):151-160.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26
1
张捷,秦中,王兴山,王鹏.
硬质文物毁损研究综述及展望[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365-372.
被引量:3
2
曹建华,宋林华,姜光辉,谢运球,游省易.
路南石林地区土壤呼吸及碳稳定同位素日动态特征[J]
.中国岩溶,2005,24(1):23-27.
被引量:16
3
曹建华,王福星,何师意,黄俊发.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碳酸盐岩表面内生地衣保水性岩溶意义[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5,16(4):419-430.
被引量:10
4
王福星,曹建华,黄俊发,尹毅.
初论藻类生物岩溶作用[J]
.桂林工学院学报,1995,15(2):149-156.
被引量:10
5
秦中,张捷,彭学艺,王兴山.
四川乐山大佛风化的初步探讨[J]
.地理研究,2005,24(6):928-934.
被引量:26
6
王兴山,张捷,秦中.
石灰岩石刻文物表面硬度与生物风化研究——以南京明代石刻为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381-384.
被引量:8
7
王涛,李强,王增银.
碳酸盐岩微生物溶蚀作用特征及意义[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3):6-9.
被引量:9
8
聂磊.
岩溶地区石生蓝藻与岩溶发育关系研究展望[J]
.中国岩溶,2007,26(4):363-368.
被引量:6
9
张捷,李升峰,周游游.
细菌、真菌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研究及其意义[J]
.中国岩溶,1997,16(4):362-369.
被引量:12
10
曹建华,袁道先.
石生藻类、地衣、苔藓与碳酸盐岩持水性及生态意义[J]
.地球化学,1999,28(3):248-256.
被引量:59
同被引文献
89
1
彭仪普,刘文熙.
分形地形模拟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1(4):95-98.
被引量:14
2
袁道先.
碳循环与全球岩溶[J]
.第四纪研究,1993,13(1):1-6.
被引量:125
3
曹建华,袁道先,章程,蒋忠诚.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J]
.地球与环境,2004,32(1):1-8.
被引量:142
4
张朝晖,彭涛,李晓娜,赵传海.
中国昆明地区岩溶洞穴洞口带苔藓植物研究(摘要)(英文)[J]
.中国岩溶,2004,23(3):229-233.
被引量:14
5
张捷.
喀斯特侵蚀过程中藻类作用的微形态研究[J]
.地理学报,1993,48(3):235-243.
被引量:21
6
张捷.
川西北岷山灰岩区喀斯特堰塞湖形成中的生物作用[J]
.湖泊科学,1993,5(1):32-39.
被引量:12
7
曹建华,王福星,黄俊发,黄基富,王晶.
桂林地区石灰岩表面生物岩溶溶蚀作用研究[J]
.中国岩溶,1993,12(1):11-22.
被引量:27
8
胡章喜,沈继方.
岩溶形态系统的分形特征及其机理探讨[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19(1):102-108.
被引量:18
9
张美良,邓自强.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及其形成[J]
.贵州工学院学报,1994,23(1):67-75.
被引量:29
10
张捷,李升峰,陈舒泛,杨天麒.
南京梁代石刻微侵蚀的研究[J]
.地理学报,1994,49(5):418-42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付兰,张朝晖.
贵阳市苔藓植物的生物岩溶溶蚀初探[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140-143.
被引量:9
2
许模,王迪,漆继红,杨艳娜.
基于分形理论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3):328-333.
被引量:14
3
蒙文萍,戴全厚,冉景丞.
苔藓植物岩溶作用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2019,43(5):396-407.
被引量:19
4
田友萍,张捷,宋林华,包浩生.
气生藻类在云南石林景观形成中的作用[J]
.中国科学(D辑),2004,34(1):75-88.
被引量:5
5
谢焱石,谭凯旋,陈广浩.
地表的分形测量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1):74-8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杜国云,王庆,孙祝友.
新构造分异的地学信息分析——以山东半岛北部为例[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30(1):114-119.
被引量:9
2
李家永,程琴娟,张晓东,李黔湘.
用坡面增量系数进行区域地势评价的尝试——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J]
.山地学报,2006,24(1):65-69.
3
秦中,张捷,刘沛.
碳酸盐岩表面过程分析及应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4):4-8.
被引量:3
4
李莎,李福春,程良娟.
生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J]
.矿产与地质,2006,20(6):577-582.
被引量:23
5
师长兴,许炯心,蔡强国,景可,李炳元,房金福,齐德利,王随继,闫云霞.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2010,29(9):1546-1560.
被引量:9
6
张乐珊,陈戈,韩勇,张涛.
基于三维盒维数算法的城市分维计算[J]
.计算机应用,2010,30(8):2070-2072.
被引量:3
7
赵龙山,梁心蓝,张青峰,宋向阳,吴发启.
基于微DEM的黄土坡耕地微地形分形维数计算[J]
.节水灌溉,2010(10):5-7.
被引量:2
8
毕丽思,何宏林,魏占玉,石峰.
利用分形参数进行地貌定量分区研究——以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为例[J]
.第四纪研究,2011,31(1):137-149.
被引量:12
9
李永新.
藻类在黄龙钙华景观中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433-5435.
被引量:3
10
施龙青,刘磊,周娇,邢同菊,牛超,王莹.
断层分形信息维及在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
.煤矿开采,2014,19(1):12-16.
被引量:14
1
曹建华,王福星,黄俊发,黄基富,王晶.
桂林地区石灰岩表面生物岩溶溶蚀作用研究[J]
.中国岩溶,1993,12(1):11-22.
被引量:27
2
李文东,别立珍,王显民,聂明.
滕县煤田红层微观赋存与水-岩作用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2005(4):57-58.
3
王濯凝.
我国岩溶研究的一些新进展[J]
.中国岩溶,1996,15(4):398-400.
被引量:3
4
曹建华[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
5
樊晓一,乔建平,陈永波.
西藏妥昌公路K351滑坡形成机制及危险性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152-155.
被引量:1
6
吴义祥,张宗祜,凌泽民.
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现况评述[J]
.地质论评,1992,38(3):250-259.
被引量:5
7
高云霞.
井间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66-66.
8
曹建华,王福星.
初探藻类、地衣生物岩溶微形态与内陆环境间相关性[J]
.地质论评,1998,44(6):656-661.
被引量:9
9
王福星,曹建华,黄俊发.
洞穴弱光带的生物岩溶[J]
.中国岩溶,1998,17(1):41-48.
被引量:7
10
王福星,曹建华.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生物岩溶显微形态之发育特征(英文)[J]
.中国岩溶,1996,15(1):58-65.
被引量:2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