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06年第2期4-5,9,共3页
Basic Educ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31
-
1刘俊.以评促研——从评价入手促进中小学教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60-61. 被引量:1
-
2吴振利.中小学教师评价权的个案调查与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5):65-67. 被引量:4
-
3夏心军.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目标、标准、内容和方式[J].人民教育,2004(12):19-20. 被引量:6
-
4王斌华.教师评价模式:教学档案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24-28. 被引量:27
-
5赵德成.当前教师评价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7):46-49. 被引量:53
-
6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及其适用主体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1):42-46. 被引量:39
-
7滕万峰.对构建教师评价机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3):123-124. 被引量:8
-
8陈建超.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8S):38-39. 被引量:6
-
9侯定凯,万金雷.中小学教师评价现状的个案调查——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5):49-53. 被引量:15
-
10李素敏,朱瑞刚.论教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融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4):31-3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8
-
1黎万红,卢乃桂,乔雪峰.规限的专业性:香港及中国内地教师评鉴工作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5):44-50. 被引量:2
-
2蔡练.在专业成长中找到职业幸福[J].教育,2015,0(22):69-70.
-
3李艳辉,任天舒.台湾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标准评析[J].辽宁教育,2019(8):36-42.
-
4杨洁,朱园飞.教师评价机制的历史沿革及启示[J].教育参考,2022(3):92-97. 被引量:2
-
5姚娟.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J].教学研究,2023,46(2):18-24.
-
6孙艳霞,白文昊.诺丁斯关心理论视角下的特色学校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6,0(6):62-65.
-
7张欣欣,施雨晴,吕平.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压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统计学与应用,2020,9(3):357-364.
-
8许艳爽.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内容与政策工具分析[J].教育进展,2023,13(8):6161-6169. 被引量:1
-
1王发成.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教师评价建议”[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9):28-31. 被引量:1
-
2倪娟.对话与选择:中学教师评价改革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23-24.
-
3陈艳丽,丁生军.新课改视域下中学教师评价体系的不足与重构[J].亚太教育,2015,0(9):234-234. 被引量:1
-
4黄廷建.校长工作中的人本精神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2):19-21.
-
5刘金艳.聘任制,你担心什么[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7(9):24-25.
-
6蒋莫云.实行教职工聘任制要拆除校际“禁墙”[J].中国教工,2000(3):39-39.
-
7魏永权.五个问题值得思考[J].湖北教育,2001(13):15-15.
-
8翟光法.中小学实行教职工聘任制的难点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0(1):24-24. 被引量:1
-
9黑龙江中小学教职工实行聘任制 三十三万余教职工告别“铁饭碗”[J].云南教育,2004(20):37-37.
-
10赵隆顺.“三制”的实行及校长素质[J].青海教育,2000(Z1):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