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作者
张淼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孝道
生命意识
追思
爱敬
延续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2
钱穆.中国文化导论[A].文化危机与展望(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6
1
王勇.
孝道、孝行与孝文化[J]
.湖北社会科学,2006(4):129-131.
被引量:13
2
李素英.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解读[J]
.理论学刊,2014(1):82-86.
被引量:4
3
李虎林.
国民性变迁与教育[J]
.现代教育论丛,2014(3):2-7.
4
张玉寒.
康百万庄园雕刻艺术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11):152-155.
5
夏艳霞,刘蕾.
德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5(1):154-156.
被引量:1
6
梅运彬,高家军.
孝道与人权:老年人权益维护的路径选择[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15-11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雷池月.
闲话信仰[J]
.书屋,2006(1):27-30.
被引量:1
2
谭宝刚,李朝晖.
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226-229.
被引量:9
3
贺西林.
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义——兼论秦汉神仙思想的发展、流变[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3):20-31.
被引量:26
4
徐敏.
论孔子的孝道[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3):9-14.
被引量:2
5
刘玉平.
论《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J]
.周易研究,2004(5):65-71.
被引量:36
6
肖群忠.
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1):1-6.
被引量:33
7
刘宽亮.
关于孝的人学解读[J]
.运城学院学报,2005,23(1):1-3.
被引量:8
8
.《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7页.
9
(宋)朱熹.论语集注[M]齐鲁书社,1992.
10
(宋)朱熹.孟子集注[M]齐鲁书社,1992.
引证文献
7
1
虞宁宁.
孔子孝道今释[J]
.中国德育,2007,2(10):45-48.
被引量:2
2
高梓梅.
汉画“嫦娥奔月”蕴涵的文化心理[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3):10-12.
3
李道友.
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8):105-106.
被引量:6
4
欧旭理,徐建军.
先秦儒家重生观对生命意识培养的启示[J]
.求索,2012(7):202-204.
被引量:2
5
苏辉.
孝道教育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J]
.学园,2016,0(3):13-14.
6
高梓梅.
论墓葬北斗叙事画像蕴涵的生命意识[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9):40-46.
7
高梓梅.
墓葬汉画中的“生命”美学[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4):1-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永强.
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蕴[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57-59.
2
梁景时,关鸿静.
中国“80后”年轻人孝道践履缺失问题成因分析及问题解决路径和举措[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19-26.
被引量:9
3
张俭.
孝道及其现代价值的再认识[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2):85-89.
被引量:1
4
周贤君.
中国孝文化对大学生不孝极端行为的解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8):232-233.
5
周贤君,王愚.
大学生不孝极端行为析论[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3):36-39.
6
夏艳霞.
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2,32(4):54-55.
被引量:3
7
何工,岳阳.
论先秦文化的空间意识与现代景观的场所精神[J]
.求索,2013(3):234-236.
被引量:1
8
王永强.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的教育意蕴[J]
.高等农业教育,2013(6):38-41.
被引量:4
9
蒋正治,贾三强.
论罗泽南诗歌的儒家文化精神[J]
.求索,2013(7):134-136.
10
周巍.
儒家生命思想对大学生命教育的引导作用[J]
.社会福利,2017(8):37-40.
1
闵军.
早期儒家孝道思想体系建构初探[J]
.兰州学刊,2015(1):89-94.
被引量:2
2
李若夫,李冬.
孝:构建和谐的“至德要道”——重读《孝经》札记[J]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2):1-6.
3
胡晓莹.
由《论语》《中庸》《大学》看儒家孝道思想[J]
.北方文学(中),2013(10):42-43.
4
李贤文.
荀子孝道思想辨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300-302.
5
孙修身.
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J]
.敦煌研究,1998(4):1-11.
被引量:3
6
王文瑜.
儒家孝道思想的历史渊源[J]
.青年文学家,2012,0(4X):153-153.
7
于江波,孔宪峰.
荀子对儒家孝道思想发展的影响[J]
.兰台世界(下旬),2014(3):125-126.
8
张溶.
浅谈《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及现代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24):208-208.
9
葴言[J]
.中国宗教,2012(9):52-52.
10
申圣超,梁花.
《孝经》论孝道之行及其现代意蕴[J]
.教育探索,2012(8):111-113.
被引量:2
学术论坛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