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教师科研素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呼唤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这个内隐性素质既是教师成熟的标志,又是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教育研究、教育科研水平较低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策略。
作者
庞雪群
朱昆
庞晓晴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系
北海市第五中学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4,F0003,共3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课程改革
教育科研素养
校本研究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3
1
郭东歧.教师的适应与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
钟海青.师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89
1
栾海清,陈家麟.
浅谈新课改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功能[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3S):4-7.
2
李春汇.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25-226.
被引量:17
3
孙宏安.
深入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再研究之三[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1-3.
被引量:2
4
于亚丽.
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的若干思考[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169-170.
被引量:5
5
彭钢.
促进发展:校本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9):48-51.
被引量:12
6
徐东锋.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探讨[J]
.体育学刊,2006,13(1):97-99.
被引量:9
7
周双娥.
创新教育中德育教师角色转换探析[J]
.教育探索,2006(2):6-7.
被引量:3
8
姜忠平,黄衡田.
高师英语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探究与思考——新课改下高师英语教师教育[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117-119.
被引量:5
9
仲跻止.
论美术课程改革的“形”与“意”[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2(6):12-14.
被引量:1
10
孙丽.
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44-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健.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04-107.
被引量:6
2
王昌善.
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21-123.
被引量:1
3
陈晨.
新课程中辅助性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0):47-52.
被引量:11
4
刘霞.
走向中介组织的中小学教研机构改革[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0):17-19.
被引量:3
5
刘霞.
走向服务——关于中小学教研机构职能的历史性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8(20):7-9.
被引量:2
6
李安,陈斯君.
浅谈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J]
.科教文汇,2009(30):217-217.
被引量:1
7
王晓红.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注意哪些问题[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12):54-54.
被引量:1
8
刘文甫,李国元.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7):27-30.
被引量:12
9
谢燕.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8-39.
被引量:1
10
洪致平.
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1995(5):16-1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崔哲洙,贾天雷.
四大问题阻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0):128-128.
2
周相玲.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2(67):163-164.
3
曾天山,王新波.
中小学教科研亟须走向3.0版——基于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素养问卷调查的分析[J]
.人民教育,2017(20):32-40.
被引量:29
4
张玉姣.
新课改下提高英语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策略[J]
.海外英语,2015(3):34-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张铭凯.
中小学教师科研自觉的三重判读:所为、难为与可为[J]
.现代教育管理,2021(5):86-92.
被引量:6
2
潘怀林.
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改善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18(15):51-53.
被引量:1
3
涂丹霞,涂世友.
论文写作规范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合办学校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2018,31(4):28-31.
被引量:3
4
胡蝶.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35(5):52-57.
被引量:3
5
汪豪浩.
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现状、思考及出路——基于河南省校本教研问卷调查大数据[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0(11):17-22.
6
苗培周.
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2):22-27.
被引量:4
7
王建军,陈丽翠.
中小学教师集体教研:“空心化”现象与“实心化”回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43-49.
被引量:15
8
刘正萍,王紫妍,苏暄.
试论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2):45-47.
被引量:2
9
陈洪亮.
对培养英语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几点思考[J]
.内江科技,2020,41(4):141-141.
10
项纯.
关注教师科研体验的“微”教育科研 实用策略探析[J]
.师资建设,2019,32(12):26-31.
1
曹阳.
教师如何得体地描述研究实践[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1,0(1):8-9.
2
彭效田,杨修健.
试说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J]
.基础教育研究,1998,0(6):36-38.
3
李帮魁.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及其基本构成要素[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7(3):46-47.
被引量:3
4
彭放.
研究型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特征构成及其培养[J]
.大江周刊(论坛),2013(3):265-266.
5
温勇,宋广文.
研究型教师[J]
.宁夏教育,2007(3):79-79.
6
熊芊.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7):217-218.
7
高传轩.
规划·蓝图·梦想 合作·共赢·发展——镇江市教育科研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2).
8
胡国惠.
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具备的素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5,0(8):42-42.
9
徐万山.
正高级教师应有更高的教育科研素养[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3(10):7-8.
10
董建春.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与培养[J]
.教育评论,2008(1):151-152.
被引量:8
学术论坛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