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2期4-7,共4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参考文献2
-
1刘谦,朱鑫泉.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2薛达元,Ivar Virgin.生物安全管理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7
-
1王春莲.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35-6236. 被引量:2
-
2肖唐华,周德翼,李成贵.转基因生物风险类型及其监管特点[J].中国科技论坛,2008(4):120-124. 被引量:3
-
3乌云塔娜,包梅荣,李铁柱.湖南省转基因食品公共认知调查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145-149. 被引量:7
-
4孙毅.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6):158-160.
-
5汪旭东,戴天放.农业技术成果安全评估体系建设研究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7):11184-11185.
-
6黄衍章,陈莉,葛永竹,李淼.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86-287. 被引量:3
-
7程焉平.转抗虫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对策[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5):49-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4
-
1胡隐昌,肖俊芳,李勇,罗建仁,谭细畅,汪学杰.生物安全及其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9-36. 被引量:16
-
2王小军.生物安全与我国的生物安全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4):118-124. 被引量:16
-
3陈琳,袁峻峰,柏国强,张锦平.现代生物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1):91-94. 被引量:17
-
4聂呈荣,骆世明,王建武,冯远娇.GMO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3,22(2):43-48. 被引量:15
-
1改变世界的发明[J].中国民商,2015,0(1):14-14.
-
2我国生物技术研究迅速崛起 生物经济初见端倪[J].生命科学仪器,2004,2(3):35-35.
-
3陈来成.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经验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1(1):44-48. 被引量:1
-
4郑一方,童建新.做强浙江生物产业[J].经贸实践,2010(3):46-47.
-
5毛鑫.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MIS安全性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7-8. 被引量:2
-
6李彦生,陆军.走自主创新之路 攀登世界科技高峰[J].新长征(党建版),2011(5):16-17.
-
7任如意.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2):19-20.
-
8张迎红.生物技术产业——世纪新宠[J].中外企业文化,2001(1):34-35.
-
9徐珊珊,王健,王彦杰.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重点产业链安全性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13):19-20. 被引量:1
-
10食品出口企业应关注欧盟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结果[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1):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