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被引量:2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普通话写作建构了现代文学的特定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方言作为规范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个体性。然而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和“全球化”趋势的深入,方言可能终将会蜕变为民族“共语”而不是“独语”。
作者 何锡章 王中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第199、200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 2胡适.《<海上花列传>序》.《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 3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半农杂文》,第15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 4张爱玲.《<国语海上花列传>译者识》.《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 5茅盾.《杂谈方言文学》.静闻.《方言文学运动的新阶段》,《方言文学》,新民主出版社(香港),1949年版.
  • 6郭沫若.《当前的文艺诸问题》.静闻.《方言文学运动的新阶段》,《方言文学》,新民主出版社(香港),1949年版.
  • 7郜元宝,葛红兵.语言、声音、方块字与小说——从莫言、贾平凹、阎连科、李锐等说开去[J].大家,2002,0(4):146-151. 被引量:14
  • 8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诗歌研究草案: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于坚集卷5·拒绝隐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9卡夫卡.《箴言—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卡夫卡文集3》,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共引文献24

同被引文献178

引证文献27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