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 被引量:5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春秋》“五例”是“春秋笔法”的基本内涵,其社会功利价值表现为惩恶劝善的思想原则与法度;其审美价值表现为微婉显隐的修辞原则与方法。经法、史法与文法是“春秋笔法”的外延经法意在惩恶劝善,故求其善;史法意在通古今之变,故求其真;文法意在属辞比事,故求其美。尚简用晦是“春秋笔法”的本质特征,是《春秋》对“诗三百”比兴寄托手法的借用和发挥,意在追求“一字定褒贬”的美刺效果。
作者 李洲良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8,共8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第18-19页,第19页,第20页,第3—5页.
  •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年版..
  • 3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
  • 4《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0页,第10页,第552-553页.
  • 5刘知几.《史通》[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 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九《<春秋>总论》.
  • 7.《左传》[M].,..
  • 8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3-334页.
  • 9《钱钟书关于史传文学若干问题的理论阐释》[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9).
  • 10《礼记正义·经解第二十六》.《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8页.

同被引文献251

引证文献52

二级引证文献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