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少年犯罪的环境因素与预防矫正制度——来自日本的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凸现,逐渐成为日本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日本青少年犯罪严重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提出借鉴日本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正领域的经验,警示与借鉴并重,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
作者
张磊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
出处
《青少年研究》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Youth & Juvenile Study
关键词
日本
青少年犯罪
环境因素
预防矫正制度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李云昭.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2):75-77.
被引量:7
2
何培忠.
日本青少年问题与环境的变化[J]
.国外社会科学,2002(5):119-119.
被引量:3
3
王临平.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暴力行为泛滥的心理解析及应对[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2):43-45.
被引量:7
4
姬素兰.
日本少年司法制度的初步印象——赴日研修情况报告[J]
.公安研究,1998(2):91-93.
被引量:4
5
吴绍丽.日本社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方法管窥[J]高等教育研究,1997(0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楚天都市报2000-09-06(38)有关报道.
2
康树华,向泽选.青少年法学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40.
3
少男少女,1999,12:36-36.
4
卞正兵.校园暴力,向我们发出挑战,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共引文献
14
1
王艳丽.
论当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07(3):268-269.
被引量:5
2
张磊.
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初探[J]
.辽宁警专学报,2006,8(1):64-68.
被引量:2
3
赵书霞,刘立国.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青少年高辍学率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分析——以河北省X镇为例[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3):52-54.
被引量:1
4
许爱花.
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服务模式[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5):64-66.
被引量:1
5
冯雪,惠生武,樊瑛.
西部高新开发区的犯罪问题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07(3):21-23.
6
刘希.
论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防[J]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3):81-86.
被引量:5
7
李慧娟.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J]
.金田,2012(9):193-193.
8
刘小玉,尤红,王学义,于鲁璐,宋美.
荣格心理分析理论对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干预管理[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51-753.
被引量:4
9
叶剑飞,沈海华.
高校毕业生毕业期心理困惑探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6):18-19.
10
王健.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的启示[J]
.辽宁警专学报,2013,15(1):68-71.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34
1
足立昌胜.
防治少年不良行为的根本对策[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21-22.
被引量:1
2
冈田行雄.
关于日本实施的试验观察——日本社区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实例[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26-28.
被引量:2
3
L.立克.麦惕.焦特生,游云福.
芬兰处理青少年犯罪的少年福利部门制度[J]
.国外法学,1988(1):40-42.
被引量:1
4
翰澜.
日本青少年现状及青少年行政管理[J]
.思想理论教育,1996(1):50-53.
被引量:2
5
方舒.
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机制的检视与创新[J]
.甘肃社会科学,2013(3):143-146.
被引量:16
6
席小华.
国外社区预防和矫正少年犯罪的实践与启迪[J]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33-42.
被引量:23
7
吴海航,王昱华.
日本不良少年司法救助制度解析——围绕实验观察制度中的委托辅导[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6):85-90.
被引量:1
8
何渊.
美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司法程序[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6):56-57.
被引量:6
9
解秀新.
日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J]
.日本问题研究,2006,20(2):37-39.
被引量:5
10
王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控制[D].太原:山西大学出版社,2007,17-21;24.
引证文献
3
1
罗建河.
日本青少年犯罪的防治措施及其启示[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3):61-66.
被引量:7
2
沈纪.
国外犯罪青少年帮教工作的三大模式及启示[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3):90-96.
被引量:3
3
郭凡,韩露,陈可涛.
日本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政府政策研究及启示——以日本青少年培育政策为中心[J]
.中国培训,2016(12):42-4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健.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的启示[J]
.辽宁警专学报,2013,15(1):68-71.
被引量:23
2
沈纪.
国外犯罪青少年帮教工作的三大模式及启示[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3):90-96.
被引量:3
3
熊谋林,胡瑶,张琪,马丽源,代亮亮,刘美彤.
青少年越轨、犯罪与“社会一体化”预防理念——基于四川省三市调查的启示[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1):38-57.
被引量:13
4
吴燕.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5):92-99.
被引量:9
5
贾秋宇.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
.商,2016,0(14):249-249.
被引量:1
6
石军.
日本儿童自立支援设施对我国工读教育的启示[J]
.当代青年研究,2016(6):117-122.
被引量:5
7
尹玮泽.
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相关问题的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32-33.
被引量:1
8
杜宣,毕宝琦.
检察机关与专门学校罪错未成年人矫治合作机制的构建[J]
.中国检察官,2021(16):39-46.
被引量:5
9
刘晓善,林苗.
压力整合理论模型下大学生犯罪防治机制研究[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4(1):4-9.
被引量:1
10
王浩明.
“团检合作”构建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与实践:2013-2023[J]
.现代青年,2024(12):43-47.
1
张磊.
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初探[J]
.辽宁警专学报,2006,8(1):64-68.
被引量:2
2
千石保,何凤圆.
新文化的黎明[J]
.当代青年研究,1987(10):7-11.
3
赵蓉.
日本青少年的五大社会问题[J]
.中国青年研究,2000(6):71-72.
被引量:1
4
马玉花.
浅谈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J]
.果洛科技,2004(2):1-2.
5
孙莹.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浅析[J]
.延边党校学报,2006,21(3):13-14.
被引量:2
6
覃德怀.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
.贵州教育,2012(6):19-20.
7
丁荣新.
教育机制上的“五没有”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因之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J]
.科学咨询,2009(20):36-36.
8
苏琬.
日本学者千石保访沪[J]
.当代青年研究,1985(12):18-18.
9
何培忠.
日本青少年的意识与国外青少年比较[J]
.国外社会科学,2001(6):110-111.
10
席小华,金花.
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J]
.法学杂志,2005,26(5):123-125.
被引量:14
青少年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