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China Muslim
二级参考文献4
-
1Dru C. Gladney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
-
2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qing: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3Maria Jaschok and Shui Jingjun, The History of Women′s Mosques in Chinese Islam : A Mosque of Their Own. Richmond:Curzon Press,2001.
-
4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91.
共引文献13
-
1马伟华,胡鸿保.青海卡力岗人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研究,2006(3):200-206. 被引量:1
-
2马平.阿拉善的“蒙古浩腾”人族群——对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穆斯林群体的初步田野调查报告[J].回族研究,2006(4):45-50. 被引量:5
-
3李红春,张实.关于云南“藏回”社会文化变迁的思考[J].中国藏学,2008(2):41-48. 被引量:5
-
4马明德,马学娟.“卡力岗”现象的文化地理学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82-83.
-
5景军.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34-41. 被引量:33
-
6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23(2):18-27. 被引量:4
-
7张亮.三亚回族研究的人类学意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6):30-35. 被引量:3
-
8张中复.历史记忆、宗教意识与「民族」身份认同——青海卡力岗「藏语穆斯林」的族群溯源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3(2):34-49. 被引量:2
-
9刘志扬.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民族构成与文化互动[J].民族研究,2017(2):55-67. 被引量:8
-
10冯瑜,纳娜.“地方性”的尝试——对当前云南回族研究的一点思考[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1(2):199-205.
同被引文献60
-
1王俊敏.蒙、满、回、汉四族通婚研究──呼和浩特市区的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1999(1):157-169. 被引量:18
-
2马秀梅.青海化隆操藏语回族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1994,5(2):47-50. 被引量:5
-
3马维良.藏区哈巴雪山下的回族[J].云南社会科学,1986(6):57-61. 被引量:1
-
4杨纯灵.昌都穆斯林和清真寺[J].中国穆斯林,1995(3):33-37. 被引量:4
-
5李星星.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03(1):44-48. 被引量:25
-
6梁茂春.民国时期大瑶山的族际通婚[J].民族研究,2004(4):48-55. 被引量:6
-
7石峰.在历史、文化与权力网络中的妇女——读萧凤霞“妇女何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35-37. 被引量:4
-
8吉国秀.清原镇族际通婚的变迁[J].满族研究,2006(1):99-102. 被引量:3
-
9曾文芳.塔勒德镇汉、哈、维三族关系比较调查与试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6(2):65-71. 被引量:3
-
10李绍明.费孝通论藏彝走廊[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6. 被引量:50
二级引证文献22
-
1马斌斌.“藏回”:一个含括的概念——基于云南藏区“藏回”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山学院学报,2020(4):65-71. 被引量:1
-
2李星星.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03(1):44-48. 被引量:25
-
3白志红.历史脉络中的民族认同——以阿佤山汉族移民认同的变迁与佤族的互动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9(6):9-14. 被引量:5
-
4袁年兴,徐光有.清真寺功能的共生学诠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3):22-26. 被引量:4
-
5杨杰宏.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族群艺术研究述评[J].民族艺术,2010(2):74-82.
-
6白志红,柳青.民族·资源·国家:中缅边境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J].思想战线,2012,38(4):38-41. 被引量:9
-
7刘琪.族群归属与社区生活——对一个云南小镇“藏回”群体的人类学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24(1):30-35. 被引量:4
-
8白志红.中缅边境佤族神话传说、资源与认同[J].民族艺术,2013(6):87-93. 被引量:3
-
9扎西龙主.民族与宗教:重叠,或包含,或超越?——兼谈“藏回”的民族身份认同[J].青海社会科学,2014(4):123-127. 被引量:3
-
10刘琪.“迪庆经验”:边疆的另一种知识可能性[J].学术月刊,2014,46(8):64-70. 被引量:14
-
1杨雨舒.渤海人对中原文明的心理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1(6):190-195.
-
2朱续章,马红艺.提高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知水平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0(12):35-36.
-
3张兴兆.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君主尚文论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25-28. 被引量:1
-
4丁明俊.对我国穆斯林民族文化特征的几点认识[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24-28. 被引量:4
-
5黄海涛.汉代经学意识形态论略[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4):44-47.
-
6云公保太.甘都两山神与当地藏民族的性格[J].青海民族研究,1992,3(1):85-88. 被引量:1
-
7梁莉莉.卡力岗的藏语穆斯林[J].中国宗教,2005(11):31-33.
-
8“二月二龙抬头”[J].河北画报,2016,0(3):7-7.
-
9王丽丽.关于道德及其内化的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3Z).
-
10许鑫.哈达连接中加情——加拿大基金青海扶贫纪实[J].中国民族,2007(4):1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