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共1页
Tourism Tribune
同被引文献126
-
1胡宇.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营销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7(8):215-216. 被引量:1
-
2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旅游学刊,1998,13(4):41-44. 被引量:93
-
3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3(1):20-24. 被引量:237
-
4尹泽生,李亮.我国旅游资源普查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法[J].旅游学刊,1992,7(3):42-44. 被引量:2
-
5杨振之.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J].旅游学刊,1997,12(3):48-52. 被引量:52
-
6尹泽生,宋关福.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基本原理[J].旅游学刊,1995,10(5):39-42. 被引量:53
-
7方磊.湖南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8-11. 被引量:2
-
8耿继祥.台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GB/T18972-2003[J].台州学院学报,2004,26(4):65-67. 被引量:4
-
9滕建珍,苏维词.贵州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2):162-164. 被引量:7
-
10卫海燕,郝选文,李振亭.宝鸡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41-145.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15
-
1朱井丽,王海春,李志刚,潘猛,吴庆明.林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24):38-39.
-
2何效祖.对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若干修订意见[J].旅游科学,2006,20(5):62-67. 被引量:17
-
3马遵平.关于旅游资源《国标》若干问题的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107-109. 被引量:3
-
4周凤杰.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新探[J].中国市场,2007(40):10-11. 被引量:5
-
5吴磊.桂林城区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与开发设想[J].甘肃农业,2007(6):46-48. 被引量:1
-
6谢泽氡,马遵平.平武县虎牙地区旅游资源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2):97-101.
-
7马遵平,廖胜,谢泽氡.雪宝顶自然保护区虎牙地区旅游资源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71-73. 被引量:3
-
8董培海,李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构建问题初探[J].旅游论坛,2011,4(5):22-28. 被引量:6
-
9孙雪梅.休闲经济视角下资源评价体系的再构建——以郴州市为例[J].管理观察,2012(2):131-132.
-
10黄泽群,肖东生.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8):40-41.
二级引证文献42
-
1谢泽氡,马遵平.平武县虎牙地区旅游资源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2):97-101.
-
2马遵平,廖胜,谢泽氡.雪宝顶自然保护区虎牙地区旅游资源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71-73. 被引量:3
-
3汪宇明,钱磊,吴文佳.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J].旅游科学,2010,24(1):9-16. 被引量:16
-
4刘妍,李晓琴.基于游客感知的震后四川旅游资源吸引力及满意度评价[J].经济地理,2010,30(7):1227-1232. 被引量:23
-
5谢泽氡,如么.川西平武县虎牙地区旅游扶贫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3):23-27. 被引量:2
-
6肖景义,沙占江,侯光良,唐仲霞.青海省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0-185. 被引量:22
-
7宁振峰,罗佳梅,黄飞云,黄颖,孟旭祥,郭超.桂林市低碳旅游的发展建议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2,14(6):255-257. 被引量:1
-
8吴妍,卓丽环.都市圈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以哈尔滨都市圈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4):81-83. 被引量:2
-
9章笕.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的范围及分类体系构建[J].浙江学刊,2013(1):178-182. 被引量:3
-
10丁晓楠.九里沟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J].河南科学,2013,31(4):523-525. 被引量:2
-
1舒远山,章锦河,王妙妙.基于AHP的淮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类型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4):359-362. 被引量:11
-
2黄静波.郴州市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J].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87-90. 被引量:8
-
3王晓娜,刘熙,邓文胜.基于GIS的泸州市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11-13.
-
4陈丽军,柯珍堂,汪季石.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517-5520. 被引量:8
-
5刘萌.新春寄语[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22(1):1-1.
-
6史晋川,董希望.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不懈求索——史晋川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5,37(6):120-126.
-
7郑秀娟,张阳,陈慧泽,张化丽.丝绸之路旅游中心城市评价方案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6Z):1-2.
-
8深大学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1).
-
9吕校春,黄玉瑄.创建优良机关工作作风的探索与实践[J].文学教育,2009(5):50-51.
-
10金平斌.浙江省海岛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通报,2000,16(6):473-47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