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自然概念的双重逻辑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参考文献1
-
1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共引文献9
-
1张传开,牛菲.人和自然:通过自身的存在——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根基[J].南京社会科学,2004(10):34-38. 被引量:2
-
2张文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历史主义[J].人文杂志,2005(1):26-31. 被引量:3
-
3岛崎隆,冯雷.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与环境思想的形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6):56-60. 被引量:24
-
4邢立军.从马克思的“本体观”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6):20-23.
-
5俞吾金.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兼答段忠桥教授[J].学术月刊,2006,38(4):43-52. 被引量:14
-
6马拥军.评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三大误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96-101. 被引量:11
-
7张之沧.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08(6):4-9. 被引量:8
-
8吴友军.论作为历史性存在的人的否定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1(3):81-84. 被引量:1
-
9王金福.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与远离——“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考察[J].学术研究,2004(1):20-26. 被引量:1
-
1段方乐.施密特自然概念的双重逻辑[J].社会科学研究,2006(2):4-6.
-
2徐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误读与批评——基于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6.
-
3张一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异质性——析《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逻辑前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3):52-60. 被引量:1
-
4张正明.认识本质的历史性认识——读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2):33-36.
-
5刘维春,刘怀玉.论马克思对哲学唯物主义传统的超越及其新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兼论施米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J].教学与研究,2009(3):11-18. 被引量:3
-
6颜岩.试析施密特对“唯物主义”的理解[J].人文杂志,2006(2):16-18.
-
7颜岩.试析施密特对“唯物主义”的理解[J].社会科学研究,2006(2):8-10.
-
8钱犇.施密特论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双重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7):49-53. 被引量:2
-
9张一兵.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经济学之中[J].社会科学研究,2006(2):1-3. 被引量:2
-
10郭华.对施密特自然概念的解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24-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