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理论与当代的文学批评——陈晓明教授访谈
被引量:2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Academic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4
-
1洪治纲.话语变革与历史祛魅的内在真相——评陈晓明新著《表意的焦虑》[J].南方文坛,2003(2):57-58. 被引量:2
-
2张景超.一种新批评的文化品格──关于陈晓明现象[J].文艺评论,1995(2):12-19. 被引量:5
-
3杨守森.缺失与重建——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0(03).
-
4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
5孟繁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叙述——评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105-107. 被引量:3
-
6王春林.“激进现代性”的“历史化”进程——评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J].当代作家评论,2010(4):98-104. 被引量:2
-
7吴义勤.在怀疑与诘难中前行——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反思[J].山东文学,2003,0(6):47-57. 被引量:15
-
8孟繁华.英姿勃发的文化挑战——陈晓明和他的文学批评[J].南方文坛,1998(2):12-14. 被引量:6
-
9张立群.“当代文学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评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48-52. 被引量:2
-
10李德南.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经验积累与可能性——以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为例[J].文艺争鸣,2012(2):77-83. 被引量:10
-
1沈从文.时间[J].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05,0(Z5):11-12.
-
2陈水云.唐宋词集“副文本”及其传播指向——以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为讨论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4):46-53. 被引量:10
-
3张曙光.“作者意图”追问与叙事作品的意义解释——从解释学视角谈金圣叹叙事作品评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1):121-125. 被引量:1
-
4陈超.霍俊明和他的诗歌批评[J].湖南文学,2011,0(9X):15-18.
-
5裘尚川.文学理论批评工作要继续反“左”[J].文学评论,1985(1):17-19. 被引量:1
-
6陈辽.答“批评家档案”专栏十三问[J].长江文艺,1999,0(6):76-78.
-
7於可训.我的文学批评生涯——答《批评家档案十三问》[J].长江文艺,1999,0(7):67-69. 被引量:1
-
8林舟.答“批评家档案”十三问[J].长江文艺,1999,0(11):56-56.
-
9洪治纲.答《批评家档案十三问》[J].长江文艺,1999,0(8):65-67.
-
10黄海.散文的密度[J].美文(上半月),2005,0(7):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