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通阳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经气闭郁,阳气不能宣通的病症,可通过温通阳气的方法得以治愈。这种通阳法则,使闭阻阳气得以宣通,达到疏经通络的目的。
作者
任晓明
机构地区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550-551,共2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通阳法
针灸疗法
临床应用
中医
分类号
R245.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李瑞.
通阳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
.中医杂志,2002,43(9):665-667.
被引量:15
2
沈自尹.
肾阳虚证的定位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50-52.
被引量:223
3
胡晓靖.
浅谈几组穴位配伍经验[J]
.中医杂志,2004,45(4):264-26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蔡定芳,沈自尹,陈晓红,刘彦芳.
乌头碱对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9):544-546.
被引量:49
2
钟历勇,沈自尹,蔡定芳,郑仲承,陈晓红.
补肾健脾活血三类复方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及CRF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39-41.
被引量:131
3
蔡定芳,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年,10卷,7期,236页
4
沈自尹,肾的研究.续集,1990年,232页
5
王文健,中医杂志,1986年,27卷,4期,32页
6
姜春华,肾的研究(第2版),1981年,213页
共引文献
239
1
尤同建,杨天乐,谢敏豪.
运动性生殖内分泌改变与中医肾阳虚的关系及补肾中药强力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62-264.
被引量:6
2
蒋淑君,崔存德,许兰芝.
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钙调蛋白的基因表达及补肾中药的调整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56-5057.
被引量:22
3
曹奕,李明,马兆鑫,高海河,杨光,亓卫东,丁大连.
补肾药对老年大鼠听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3):113-116.
4
陈真,杨则宜,姚鸿恩,周未艾,王启容,李良鸣.
益气补肾中药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睾丸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98-5900.
被引量:6
5
陈瑜,沈自尹,陈伟华.
补肾及健脾复方对皮质酮大鼠T细胞凋亡信号相关基因群调控模式的对比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46-349.
被引量:6
6
高博,尹桂山.
补肾药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组织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30-33.
被引量:28
7
徐晓阳,冯炜权,冯美云,曹建民,谢敏豪.
运动性低血睾酮大鼠某些功能的变化及补肾中药效果的观察[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2):26-29.
被引量:21
8
张扬,张亚大.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62-65.
被引量:4
9
许超,童培建,肖鲁伟.
右归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5,17(2):6-7.
被引量:8
10
沈自尹.
系统生物学和中医证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55-258.
被引量:63
同被引文献
7
1
王立存,崔远武,张玉莲.
中风之通法举隅[J]
.河北中医,2007,29(9):802-804.
被引量:3
2
赵承来.
以通治中风[J]
.中医药研究,1995,11(3):17-18.
被引量:3
3
清·石寿棠.医原[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0,115.
4
王胜民 刘阿宁.试论中风与通法.陕西中医,1996,17(9):431-431.
5
康存战,陈登,王其政,赵海涛,张延敏,丁智晓,申成宁.
温阳活血法治疗中风恢复期250例[J]
.中医研究,1997,10(3):34-35.
被引量:6
6
李桂香,陈常彩,何玺方.
试论通法治疗中风[J]
.河北中医,1999,21(1):57-58.
被引量:1
7
杨顺益,李汉民.
通阳醒脑法治疗中风疗效观察[J]
.针刺研究,1999,24(3):220-22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吴辉,张介眉.
通阳法防治缺血中风理论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9):16-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里,潘江,陈成,周敏,章薇.
从心脑生理特性相通探讨心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机理[J]
.新中医,2015,47(11):3-5.
被引量:2
1
黄仰模,郑献敏,赵威.
金匮通阳法治疗风湿病刍议[J]
.中医药学刊,2006,24(3):400-401.
被引量:4
2
华云辉,雷跃.
浅谈温针法在痹证临床治疗中的运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39-40.
被引量:5
3
乔志强.
“阳微阴弦”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探讨[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8):146-147.
4
许崇礼,许友明.
桂枝六大功效验证[J]
.河北中医,1984,6(4):48-49.
5
刘月素,张建军,张建民.
苓桂术甘汤治验二则[J]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2):32-32.
6
马丽,徐进杰.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100例[J]
.新中医,2001,33(10):34-34.
被引量:14
7
张玉苹,王青青.
论仲景通法内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311-312.
被引量:8
8
张立赟,赵云芳.
由“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仲景治痰饮[J]
.甘肃中医,2007,20(9):1-3.
被引量:3
9
金兰,李桂兰,郭义,金军.
近10年井穴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7):66-68.
被引量:6
10
何丽清,傅延龄.
从经方应用看生姜的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558-1559.
被引量:8
中医药学刊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