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敢当与山神信仰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石敢当作为原始山神信仰的物化遗存,以山、石的自然崇拜为基础,以巷陌、桥道、家宅的镇辟为功能,以安居、太平、福康、昌盛为追求,以防范、禳拒、驱除、护卫为手段,以材质、文字、图像、符号为象征,表现山神信仰的风俗应用。它既有原始的质朴气息,带有神话哲学的逻辑,又借助文字、图像、符号等文明成果和艺术创造,成为内蕴幽深、形式驳杂的民间镇物。
作者
陶思炎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艺术学系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National Arts
关键词
石敢当
山神信仰
踪迹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0
1
蒋铁生,吕继祥.
泰山石敢当研究论纲[J]
.民俗研究,2005(4):190-199.
被引量:7
2
刘锡诚.
石敢当:灵石崇拜的遗俗[J]
.东岳论丛,1993,14(4):89-95.
被引量:15
3
窪德忠,李大川.
台湾的石敢当信仰[J]
.民俗研究,1992(3):64-68.
被引量:1
4
陈春艳,陈军川.
符号、语言与语言灵物崇拜[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6):58-61.
被引量:2
5
蒋铁生.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流变及时代意蕴[J]
.泰山学院学报,2006,28(2):1-5.
被引量:15
6
叶涛.
泰山石敢当源流考[J]
.民俗研究,2006(4):161-194.
被引量:11
7
胡晓慧.
温州民间石敢当信仰习俗调查[J]
.民俗研究,2007(2):89-112.
被引量:1
8
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
9
周毓华.羌族雕刻作品与多民族文化思想[EB/OL],http://blog.cnwest.com/html/60/7086040062.html,2008-7-22.
10
卢丁 工藤元男.羌族历史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5-17.
引证文献
6
1
冯桂香.
羌族泰山石敢当与汉族泰山石敢当的民俗内涵冯桂香[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10):292-292.
被引量:1
2
林瀚,吴榕青.
潮汕民间石敢当信仰之调查研究——以潮州老城区及汕头鮀浦地区为例[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20-27.
3
张犇.
羌族“泰山石敢当”现象的文化成因[J]
.民族艺术研究,2011,24(1):112-117.
被引量:9
4
郭蓉.
泰山石敢当习俗流变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3):89-91.
被引量:4
5
万惠玲,陶思炎.
“山神土地”双神同构纸马的图像系统与复合隐喻[J]
.艺术百家,2018,34(1):222-226.
被引量:1
6
李祥林.
神性符号·意象呈现·文化认同——石敢当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多样呈现[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3,37(5):24-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唐琦,王少婧.
多元文化在羌族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体现[J]
.中华文化论坛,2013(2):149-154.
被引量:3
2
张世均.
2011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
.民族学刊,2013,4(1):79-86.
3
邢海虹.
汉水上游羌族宗教信仰的非典型性特征[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3):13-16.
被引量:1
4
向业容.
羌族建筑中的汉文化特征[J]
.大舞台,2015(7):251-252.
被引量:1
5
张琰.
2016年泰山文化研究综述[J]
.泰山学院学报,2017,39(5):1-7.
6
周郢.
新见元延祐“泰山石敢当”碑铭考[J]
.民俗研究,2018(1):97-100.
被引量:5
7
薛熙明,冯城成.
异地安置初期直台羌寨信仰世界的变动及其社会影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5(1):76-82.
8
郭紫宇.
鲁西南地区“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内涵分析——以山东省枣庄市Y镇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2018,0(7):99-101.
被引量:1
9
李群群.
“非遗”视角下泰山石敢当文化旅游活化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2):100-104.
被引量:5
10
魏珍珍,樊新贺.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IP形象设计探究——以河南虎头鞋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3(9):57-59.
被引量:1
1
王卡.
越南访道研究报告(续)[J]
.中国道教,1998(3):46-52.
被引量:2
2
温美珍,张劲夫.
拉祜族的山神信仰——一个拉祜族村落的宗教人类学考察[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13-18.
被引量:2
3
刘扬.
论长白山山神信仰的多元性与俗世性[J]
.东北史地,2013(4):80-83.
被引量:1
4
徐文武.
论楚人的山川崇拜[J]
.荆州师专学报,1996,19(3):55-62.
被引量:3
5
宋全忠.
台湾的石敢当信仰[J]
.寻根,2011(3):35-40.
6
叶轻驰.
古代民间的“石敢当”信仰[J]
.山西老年,2012(4):49-49.
7
蒋楠楠.
羌族“泰山石敢当”造型变异成因探析[J]
.黑龙江史志,2015(11):66-67.
被引量:2
8
林瀚,吴榕青.
潮汕民间石敢当信仰之调查研究——以潮州老城区及汕头鮀浦地区为例[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20-27.
9
赵川,王丽君,张科.
西南地区发现的石敢当遗存及相关问题研究[J]
.民俗研究,2017(2):68-74.
被引量:4
10
英加布.
山神与神山信仰:从地域性到世界性——“南亚与东南亚山神:地域、文化和影响”研究综述[J]
.世界宗教文化,2012(4):114-117.
被引量:3
民族艺术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