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民工vs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在改革的浪潮中,城镇化催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农民工”自农民工诞生以来,许多学者从理性角度,寻求经济学理论对农民工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而本文只是从一个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农民工。
作者
徐望
机构地区
中中南财经政法政法大学
出处
《甘肃农业》
2006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
公平
经济学理论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7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唐新民.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过渡性方案的路径选择[J]
.思想战线,2005,31(6):23-26.
被引量:16
2
罗志先.
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现状、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思考[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4):77-81.
被引量:42
3
卢海元.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试想[J]
.瞭望,2005(35):60-60.
被引量:6
4
田萱.
关于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J]
.人口学刊,2004,26(4):16-20.
被引量:16
5
周倩.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律师世界,2003,0(5):8-13.
被引量:42
6
郑功成.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被引量:491
7
吴鹏森.现代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陆丽芳,杨鹏程.
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2):270-274.
被引量:13
2
郑杭生,洪大用.
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2):49-54.
被引量:23
3
郑功成.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22-24.
被引量:491
4
方利军.论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A],民事研究[DB/OL].中国法院网,2004-11-30.
5
.民革中央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提案[DB/0L].中国网,2004—03—09.
6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分析[A].社会保障论坛[DB/OL].北京劳动保障网,2004—08—20.
7
董理.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5):424-427.
被引量:25
8
孙树菡,张恩圆.
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8-12.
被引量:63
9
高书生.
关于搭建中国社会保障新平台的设想[J]
.经济研究参考,2003(4):25-35.
被引量:34
10
杨辉.
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
.天府新论,2003(2):78-80.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570
1
彭鹏.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15-18.
被引量:1
2
付丽丽.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85-93.
被引量:4
3
王凡.
关注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J]
.人口与经济,2007(S1):125-126.
被引量:6
4
胡伟,李晓明.
农民工养老保险机制的设想[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5-7.
被引量:2
5
郭超.
农民工社会保障难以完善的原因和实施方案[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1):6-8.
6
罗昌瀚.
农民工职业伤害中的潜规则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24):26-27.
7
马强,姜丽美.
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径选择及改革思路[J]
.生产力研究,2007(18):27-28.
8
王庆川,周静锋,黄存瑞.
充分认识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重要性[J]
.卫生经济研究,2008,25(6):38-39.
被引量:3
9
成华威.
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双重弱势群体[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14-16.
被引量:1
10
赵健.
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初探[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4-16.
1
王非.
中国汽车产业不完全攻略[J]
.多媒体世界,2002(2):62-66.
2
杜艳君,孙玉庆.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3):152-153.
3
笪立群.
城市化进程与小城镇发展[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103-105.
4
王建萍.
对技术合同经济学理论的探讨[J]
.航空军转民技术与产品,1998(5):23-26.
5
樊明方,王涛.
从“增长极”理论视角看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生产力研究,2007(22):22-23.
被引量:1
6
胡振华.
农民失地利弊辩[J]
.经济问题,2007(7):89-91.
被引量:1
7
“网络产业与经济学理论”研讨会综述[J]
.经济管理,2000,26(12):58-59.
8
陈淮.
何谓“新经济”[J]
.金融博览,2000,0(1):4-5.
9
赵芳,叶明海.
“感性”成就摩托罗拉[J]
.中外管理,2003(5):36-37.
10
黄俊斐.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经贸,2011(6):32-32.
甘肃农业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