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俄文学的接受看五四到左翼时期中国文学英雄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1
出处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参考文献8
-
1田汉.《俄罗斯文学之一瞥》[J].民铎杂志,1919,1.
-
2瞿秋白.《农奴解放与文学》,《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第17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
3Mau-sang NG(吴茂生): The Russian Hero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p50- 51,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K,1988.
-
4瞿秋自.《农奴解放与文学》,《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第17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
5艾晓明.《苏俄文艺论战与中国“革命文学”论争》,《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王晓明主编,第113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1月.
-
6孙犁.《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在冀中<前线报>文艺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钱理群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
7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冯雪峰论文集》(上),第72—7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
8李健吾.《萧军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钱理群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同被引文献82
-
1刘香.山东“十七年”英雄主题小说中“英雄形象”的原型剖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7):78-80. 被引量:2
-
2罗艳秋.木兰形象在文学接受中的演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 被引量:1
-
3孙桦.当代军旅文学中“异端”英雄形象塑造的意义与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99-101. 被引量:1
-
4关四平,陈墨.论《三国志演义》的创作与接受[J].求是学刊,1999,26(4):92-95. 被引量:1
-
5张宏梁.英雄形象复位与发展的审美价值[J].求是学刊,1998,25(2):77-80. 被引量:2
-
6王琪.新时期文学中英雄形象的高扬与回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4):77-78. 被引量:1
-
7江腊生,虞新胜.论样板戏中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虚构本质[J].学术论坛,2004,27(6):116-120. 被引量:6
-
8罗书华.喜剧审美中的生命本质──中国传奇喜剧英雄形象研究[J].齐鲁学刊,2001(3):71-77. 被引量:2
-
9武善增.论20世纪50年代“新英雄人物”创作规范的建立[J].江苏社会科学,2005(3):132-136. 被引量:1
-
10刘荔.浅析军事片中“英雄”形象的嬗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5):111-112. 被引量:2
-
1许芳芳.外国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嬗变[J].文学教育(中),2015,0(3):30-31.
-
2陈永伟.外国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嬗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7):24-25. 被引量:3
-
3周国忠.俄苏文坛上的三个托尔斯泰[J].世界文化,2007(1):47-47.
-
4强云,许俊农.美国电影中“反英雄”形象的解构与重构[J].电影文学,2012(2):15-18. 被引量:14
-
5白春仁.回望三十年[J].俄罗斯文艺,2009(2):12-13.
-
6张炜.我们需要的大陆(下)[J].中国比较文学,2012(2):78-83.
-
7刘家玲.外国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嬗变分析[J].作家,2013,0(12X):130-131.
-
8王鲁湘.一曲俄罗斯[J].中关村,2011(10):95-95.
-
9张韶华.茅盾文学翻译的重大成果及历史贡献[J].兰台世界(上旬),2014(2):47-48. 被引量:1
-
10唐廷碧.试论外国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2(1):105-106.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