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针灸对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研究日益广泛,其方法多,疗效好,痛苦小,见效快,操作简便,止痛效果好。但在研究方法以及疗效观察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笔者将近五年来针灸治疗PD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
杨洁
冯跃
唐勇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69-70,F0003,共3页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针灸
痛经
综述
分类号
R711.5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1
1
朱英.
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J]
.四川中医,2004,22(9):92-93.
被引量:15
2
管建红.
针灸治疗痛经36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0,9(3):139-140.
被引量:10
3
王传年.
针刺治疗痛经40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5,23(2):84-85.
被引量:12
4
张振宇.
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痛经40例[J]
.河南中医,2003,23(4):51-51.
被引量:7
5
刘国兰.
脐疗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904-904.
被引量:6
6
张忆平.
针刺中冲治疗痛经[J]
.中国针灸,2002,22(9):612-612.
被引量:9
7
李抒云,李杰.
耳穴贴压治疗痛经70例[J]
.陕西中医,2004,25(6):546-547.
被引量:11
8
潘兴芳,黎波,李志道.
艾灸子宫Ⅰ穴、子宫Ⅱ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8):27-27.
被引量:31
9
王兆静.
艾灸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6):48-48.
被引量:12
10
管遵惠.
热针疗法临床应用举隅[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34-3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吴锐,韩天佑,姜伟君,张文阁,马桂文,薛振芳.
逐瘀温宫汤治疗血瘀挟寒型功能性痛经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8):455-457.
被引量:13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2.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耳鼻咽喉科疾病.咽疾病.慢性咽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07-608.
4
雷发国 张兵.指按委中穴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7):616-616.
5
韩济生.针刺镇痛机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44.
6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5.
8
朱长庚.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51-1358.
9
余维豪,范维铭,蔡虹,李瑞午.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J]
.中国针灸,1997,17(8):503-504.
被引量:23
10
黄承才.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118例[J]
.北京中医,1989,8(3):26-2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0
1
张雷,唐春荣,李大剑.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4):135-137.
被引量:7
2
陈靖红,谢感共.
灵龟八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82-84.
3
方红燕.
针灸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56-57.
被引量:16
4
刘雨芙.
痛经临床针灸治疗综述[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8):58-60.
被引量:3
5
王澍欣,李艳慧,尹丽丽.
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J]
.中国针灸,2005,25(4):293-295.
被引量:4
6
李新华,孙立虹,葛建军,杨继军,佘延芬.
隔物灸治疗不同程度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31-3233.
被引量:9
7
柯宏清,李春芳.
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23(4):471-472.
被引量:4
8
张琴明,张华,房敏.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2):65-66.
被引量:36
9
高汉媛,赵耀东,惠建萍.
针灸治疗痛经4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6):151-152.
被引量:3
10
赵彩娇.
灵龟八法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78-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刘艳霞,赵迎春,姜春状,李玲.
针灸治疗痛经37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3):33-33.
被引量:2
2
傅璟,干昌平.
原发性痛经及其治疗[J]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560-1561.
被引量:15
3
刘亚平,丛惠芳,胡梅林,沈妍姝.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27-27.
被引量:6
4
王翠玉,高雅贤.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2007,23(3):22-22.
被引量:6
5
刘文国.
八脉交会穴与交会穴的理论探讨[J]
.中国民间疗法,2008,16(4):5-6.
被引量:5
6
吴意意,王朋,赵吉平.
痛经的针灸诊治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9-280.
被引量:20
7
晏咏梅,罗运美.
次髎穴注射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5):516-518.
被引量:5
8
易光强,王晓磊.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56-58.
被引量:10
9
程凯,宫静,田素领.
交会穴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作用探讨[J]
.光明中医,2010,25(10):1947-1949.
被引量:10
10
陈应娟.
茂名地区原发性痛经情况及中医针灸防治的调查分析[J]
.中医研究,2010,23(4):64-6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邓玉金.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4):15-16.
2
秦璐,董珍珍,李丹萍,姚婧佳,朱汇霖,胡葵.
基于数据挖掘的原发性痛经现代针灸临床用穴特点探析[J]
.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2):1485-1490.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高海林,董晓斌,冷宗祥,王小龙,臧大伟,丛芙蓉,刘波,白晶.
温针灸配合中药蜡疗对于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3):181-182.
被引量:1
2
林姗姗,林兰茹.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7):194-195.
被引量:1
3
程金莲,张彦青,张少强.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选穴规律分析[J]
.河南中医,2018,38(11):1755-1760.
被引量:8
4
文胜,蔡章健,赵秀珍.
探讨针灸期间不同艾灸时程对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1):129-130.
被引量:4
5
郭燕军.
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0,6(8):130-132.
被引量:12
6
黄诗雅,林书馨,陈嘉欣,谢长才.
调泌针法指导下温经散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
.河北中医,2020,42(9):1379-1384.
被引量:2
7
蒋璐雨,涂雯,吴江森.
中医艾灸护理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3):32-35.
被引量:2
8
朱慧娟,兰向东,石芳,王艳君.
隔药灸不同穴位配伍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21,32(11):2781-2784.
被引量:9
9
勾明会,杨会生,刘思雨,丰逸轩,房翳恭.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针灸治疗子宫肌瘤选穴规律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8):65-71.
被引量:5
10
潘文谦,潘岳鑫,黄佳容,刘兰英,程维芬.
从足厥阴肝经走行针灸治疗痛经的效果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8):42-45.
被引量:4
1
郭艳春.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J]
.甘肃科技,2001,17(6):59-59.
2
刘红敏,王豫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36例[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3):62-62.
被引量:2
3
杨秀清.
某县近五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545-546.
被引量:1
4
董晓霞,林晓华,王佐.
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4):247-249.
被引量:78
5
李秋敏,史爱丽.
阴道镜与细胞学检查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5):383-384.
被引量:5
6
李远珺.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腹式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44-545.
被引量:3
7
马静,黄丽珍,袁世发,李金亭.
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病变漏诊的预测价值[J]
.河北医药,2014,36(24):3787-3789.
被引量:2
8
刘翠阳,孙迎春,董静.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单层缝合子宫切口627例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5):511-511.
9
张林爱.
幼、少女妇科病的诊治探讨(附165例临床分析)[J]
.实用妇幼卫生,2004,15(4):39-41.
10
姜玉珍,赵淑萍,杨宗利,刘素华.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对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S2):41-47.
现代中医药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