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化学生物学的奠基者——施瑞伯教授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化学生物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利用小分子来研究生命问题,哈佛大学的S.L.施瑞伯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已经使人们对生命过程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从而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化学生物学成为了当前比较热门的领域。
作者
郭晓强
米裕
机构地区
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教务科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2006年第3期64-64,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化学生物学
施瑞伯
小分子
分类号
K837.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1
王夔.
突破层次、尺度和时间跨度,向复杂系统逼近——今后化学发展的趋势之一[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2000,10(8):693-697.
被引量:5
2
Harding M W,Galat A,Uehling D E,et al.Nature,1989,341(6244):758-760.
3
Liu J,Farmer J D,Lane W S,et al.Cell,1991,66(4):807-815.
4
Zheng X F,Fiorentino D,ChenJ,etal.Cell,1995,82:121-130.
5
Schreiber S L.Science,2000,287:1964-1969.
6
MacBeath G,Schreiber S L.Science,2000,289:1760-176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夔,许善锦,刘湘陶,胡加平,计季,杨正红.
从分子水平对色素结石形成过程的再认识[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21(3):243-24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柴立和.
多尺度科学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05,17(2):186-191.
被引量:24
2
马旭,杨晨,张雨英.
基于现象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61-66.
被引量:3
3
王莉,徐伏,曹云丽,韩永军,冯云晓.
介孔锰氧化物的制备研究进展[J]
.中国锰业,2010,28(1):7-12.
4
刘剑辉,董瀚.
关于特殊钢生产流程持续优化的思考[J]
.中国冶金,2018,28(9):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7
1
赵玉芬.
化学生物学与生命起源[J]
.科技导报,2004,22(6):3-12.
被引量:2
2
贺福元,罗杰英,刘文龙,邓凯文.
中药谱效学研究方向方法初探[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6):44-50.
被引量:30
3
郭晓强,时兰春.
生物化学与诺贝尔奖[J]
.医学与哲学,2005,26(5):68-69.
被引量:10
4
卢红梅,梁逸曾,钱频.
鱼腥草注射液质量控制中的谱效学初步探讨[J]
.药学学报,2005,40(12):1147-1150.
被引量:32
5
杜卫,刘桂珍,徐宏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1):75-76.
被引量:4
6
薛飞群,费陈忠,张丽芳,郑文丽,裘敏琪,张可煜,赵其平.
中药复方TF-103抗球虫活性与指纹图谱组效关系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3):1-5.
被引量:9
7
马林.
如何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理解化学生物学的内涵[J]
.化学进展,2006,18(4):514-518.
被引量:19
8
郭晓强,米裕.
抗体酶的发现者——舒尔茨[J]
.化学教育,2006,27(7):63-64.
被引量:1
9
陈晓燕,狄留庆,赵晓莉.
中药复方谱效学研究初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1):52-54.
被引量:12
10
钱俊,尹莲.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HPLC指纹图谱归属分析及谱效关系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40-45.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7
1
郭晓强,米裕.
化学遗传学简介[J]
.化学教育,2008,29(10):79-80.
2
崔秋兵,张艺.
系统化学生物学在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
.中草药,2012,43(5):833-836.
被引量:6
3
曾秀琼,吴起,汤谷平,王琦,方文军,林贤福.
新型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与教材的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216-218.
被引量:9
4
王平,张丽美,赵渤年,高燕.
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方法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9):2207-2208.
被引量:4
5
杨文超.
“化学生物学”课程调查及对教学的几点思考[J]
.化学教育,2017,38(4):72-77.
被引量:2
6
詹世雄.
师范院校开设《化学生物学》选修课的研究与探索[J]
.广州化工,2018,46(9):140-142.
7
田蓉,杨亚迪,卢乃浩.
基于交叉学科的本科生综合性实验设计——槲皮素对髓过氧化物酶氯化活性的影响研究[J]
.大学化学,2024,39(8):247-25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刘艳杰,王倩,姜民,李红艳,邹敏杰,白钢.
基于谱效-构效关系筛选大黄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成分的方法研究[J]
.中草药,2012,43(11):2120-2126.
被引量:20
2
陈海彬,程海波,卢伟,周红光,吴勉华.
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9-124.
被引量:17
3
肖云芝,于超,刘朝勇,万露,徐平华,韩晋,袁海龙.
鳖甲药材指纹图谱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
.中草药,2014,45(17):2506-2510.
被引量:16
4
王敏,沈冰冰,罗娟,杨玉佩,喻娟,周琪,陈胜璜.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现状[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31-33.
被引量:4
5
曾令军,林兵,宋洪涛.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8):1425-1432.
被引量:68
6
熊亚红,陈实,李春远,刘有芹,刘英菊.
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J]
.广东化工,2015,42(11):249-249.
被引量:3
7
吉爱红.
仿生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1):162-163.
被引量:4
8
刘宝全,李春斌,权春善,范圣第,胡文忠.
民族药物指纹图谱的建设策略[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3):203-206.
被引量:2
9
霍艳萍,丁岗.
抗骨增生胶囊指纹图谱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9):27-28.
被引量:1
10
刁嘉茵,徐灿,王淑美,陈磊.
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相关性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2018,37(3):165-168.
被引量:27
1
谢海燕,陈薛钗,邓玉林.
核酸适配体及其在化学领域的相关应用[J]
.化学进展,2007,19(6):1026-1033.
被引量:23
2
善良的力量 让癌细胞“自取灭亡”[J]
.中学生阅读(新视窗),2007(12):46-48.
3
烟台大学重点学科(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7,20(2).
4
杨露.
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科学类专业巡礼[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7(2):26-27.
5
王东生.
论生命过程的必然性[J]
.学海,1991(2):25-30.
6
骆林采,王清惠,刘琴.
蛋白质结构的预测相关问题探索[J]
.科技风,2010(9).
7
美开发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标识技术 可用于诊断帕金森等神经退化疾病[J]
.生命科学仪器,2007,5(12):14-14.
8
莫雪斌,李坊贞.
ChemBioOffice 2010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学教学,2010,35(12):36-39.
被引量:5
9
黄绍重,秦振华.
生物毒素研究进展[J]
.毒理学杂志,2006,20(4):257-258.
被引量:9
10
李娜.
外星生物、是臆测还是科学[J]
.科技导报,2010,28(14):11-11.
化学教育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