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综合运输》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China Transport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25
-
1赵一平,胡安洲.运输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12(2):1-8. 被引量:5
-
2吴峰,施其洲.基于熵值理论的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关系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1):71-74. 被引量:31
-
3熊崇俊,宁宣熙,潘颖莉.中国综合交通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2006,24(6):1-7. 被引量:50
-
4张磊,李振林.对我国运输结构演进趋势的分析[J].综合运输,2007,29(5):12-15. 被引量:9
-
5刘保奎,冯长春.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4):149-155. 被引量:35
-
6吴群琪,陈文强.交通运输系统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势[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3-17. 被引量:8
-
7陈静彬.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粮食安全预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求索,2009(8):18-20. 被引量:5
-
8罗光华,牛叔文,赵春升,张玉娟.中国居民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规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7):40-44. 被引量:16
-
9姜广君,邵祥理.基于信息熵的煤炭运输通道建设规模研究[J].煤炭工程,2010,42(9):126-128. 被引量:6
-
10于世军,刘英舜,梁先登.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信息熵演变及动力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4):91-9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23
-
1于爱慧,承向军,李涛.基于信息熵的航空运输在我国客运系统结构中地位和作用的演化趋势研究[J].民航学报,2020(6):1-4.
-
2曹政,李华明,卓为,李振龙.基于优先度规则的交叉口反溢流动态控制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37(2):62-69. 被引量:8
-
3吴丽美,崔岩,曲建华,王振锋.河南省综合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J].价值工程,2019,38(21):17-21. 被引量:1
-
4庞清阁,姜彩良,石宝林.关于新时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若干思考[J].交通运输研究,2019,5(4):19-25. 被引量:13
-
5黄虹.基于灰色系统的福建省货运综合运输体系分析与预测[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4):322-328.
-
6王琦,钱勇生,曾俊伟,广晓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谷型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生态经济,2020,36(4):95-99. 被引量:6
-
7高月娥,张亚平,何强,马艳丽.我国货运行业综合指数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20,6(3):84-91. 被引量:1
-
8胡必松.新时代陕西省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0,64(9):15-21. 被引量:4
-
9胡必松.铁路基础OD数据管理分析系统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3):18-22. 被引量:1
-
10伏筱堃,曹从咏,李冰,刘晨.现代有轨电车条件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0,38(6):46-54.
-
1王英.加入WTO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4):21-22. 被引量:5
-
2连冰,冯永波.耗散结构和灰关联熵理论在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演化模式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3(4):231-234. 被引量:2
-
3王幸岩,杜文.青藏铁路对西藏公路运输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交通标准化,2005,33(6):132-135. 被引量:1
-
4吴芳芳,谢光亚.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理论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S1).
-
5航空运输特性及方式[J].物流时代周刊,2005(19):66-67.
-
6王永刚,廖克俭,丛玉风,杨彦海.沥青化学组成与其使用性能间的灰熵分析[J].石油沥青,2003,17(4):25-28. 被引量:11
-
7罗玲玲.浅谈公路交通对经济的影响[J].商,2013(11Z):186-186.
-
8贺志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机制浅析——以中山市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17,32(2):87-90. 被引量:2
-
9李依臻.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9Z). 被引量:1
-
10洪石奇.基于灰关联熵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J].采矿技术,2005,5(1):28-2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