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艺术评论》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Arts Criticism
同被引文献16
-
1刘梦琴.女性文学的堕落——兼评90年代“美女作家”的创作[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11):38-38. 被引量:1
-
2郭春林.手底乾坤——70年代以后作家及作品论[J].文艺争鸣,2000(4):67-74. 被引量:6
-
3洪治纲.缝隙中的呓语——20世纪70年代出生女作家群的当代都市书写[J].文艺研究,2006(1):26-33. 被引量:3
-
4王珲.《她俩把“问题”解决了--卫慧和棉棉的吵架》[J].三联生活周刊,2000,.
-
5大卫.《卫慧:封面就是我》,载《南方都市报》2000年2月11日.
-
6《走进搜狐聊天室》,《天津青年报·阳光周刊》,2001年11月4日.
-
7棉棉说:“我用身体检阅男人,用皮肤思考.”棉棉.《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
8刘安海.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批评——对《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6):14-18. 被引量:2
-
9宋明炜.终止焦虑与长大成人——关于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笔记[J].上海文学,1999(9):74-79. 被引量:14
-
10魏玲玲.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的几个误区[J].河北学刊,2010,30(4):245-2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勇,李姣.文学理论何以“去”文学——“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命题的三个立论层次[J].文艺论坛,2023(5):61-69.
-
2班业新.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以《模影零篇》等为例论林徽因的创作个性及意义[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84-88.
-
3班业新.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以《模影零篇》为例论林徽因的创作个性及意义[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68-75.
-
4班业新.聚焦现代性视野下的错位存在——《模影零篇》文本解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33-37.
-
5班业新.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以《模影零篇》为例论林徽因的创作个性及意义[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3):26-29.
-
6王蕊.从消费主义视角探析广告中的美丽女性形象[J].新闻知识,2014(6):45-47. 被引量:2
-
7黄晓婷,武静.解读“最美”新闻的“不美”现象[J].青年记者,2014,0(06Z):4-5.
-
1大仙.美作[J].文苑,2008(4):79-79.
-
2灵魂在高处[J].学苑教育,2016,0(15):1-1.
-
3卖[J].杂文选刊(下半月),2006,0(3):65-65.
-
4周霞.钱是个好仆人却不是好主人[J].新青年(珍情),2000,0(3):1-1.
-
5池小凡.成长四益:孤独·幻想·阅读·伙伴[J].小学生,2015,0(10):10-13.
-
6细腰.美女作家:除了爱情什么也不怕[J].现代妇女,2010(11):32-33.
-
7赵文静.与美女作家喝咖啡[J].文苑,2013(8):52-52.
-
8李北方.文学的自杀[J].南风窗,2014,0(18):96-96.
-
9凌可新.蝴蝶[J].百花洲,2008,0(3):60-71.
-
10赵小燕.从昙花一现的"美女作家"说开去[J].特区文学,2000(4):188-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