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济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DongYue Tribune
同被引文献8
-
1马昊.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38-40. 被引量:8
-
2王红.中美经济学课程教育的比较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华中科技大学为案例[J].高教探索,2005(4):55-59. 被引量:10
-
3彭芸.浅析荷兰经济学科教学科研特色及对我国经济学科建设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9):30-32. 被引量:3
-
4包学雄.国民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118-121. 被引量:6
-
5林木西,张今声,马树才.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52-55. 被引量:3
-
6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词研报告[EB/OL].http://www.Inoe.edu.cn/edoas/website18/71/info11971.htm.
-
7盛美娟.论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36-237. 被引量:2
-
8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6(1):4-1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5
-
1唐善梅.对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5):38-38. 被引量:1
-
2王方,唐韦.从用人单位视角论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13-115. 被引量:4
-
3张富田.地方性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4):17-19. 被引量:1
-
4张富田.地方性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2):158-160. 被引量:4
-
5谢海军,王巍,秦艳丽,韩娜,高利梅.基于能力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7B):34-35.
-
1全球绿色增长论坛呼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J].投资北京,2016,0(7):9-9.
-
2马溪.新疆第六师三大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5(11Z).
-
3王亚平.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03(9):5-6.
-
4李世顺.关于“科技兴县”的五点思考[J].创造,1999,7(2):49-49.
-
5我国将建立新的小康社会量化指标[J].农村财务会计,2003(2):12-12.
-
6我国拟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J].天津科技,2005,32(1):38-38.
-
72012全球绿色增长论坛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J].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2(10):5-5.
-
8“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J].中国财政,2005(12):54-54.
-
9梁立凯,赵宏,杜猛,孔晓飞.论构建高校服务地方创新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J].科技信息,2007(31):4-4. 被引量:2
-
10王东祥.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J].浙江经济,2007(4):4-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