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存在多种观点,其中法律真实不能成为一种证明标准。我国民事诉讼应采用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适用不同的标准,以重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作者
徐莹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证明标准
优势证据证明
多样性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吴仝美子,刘军.
浅议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39-43.
被引量:4
2
熊志海.
论诉讼证明的证明标准[J]
.探索,2000(5):90-94.
被引量:1
3
[9]王锡三.民事举证责任著作选译[M].重庆:西南政法学院出版社,1987.
4
牟军.
民事证明标准论纲——以刑事证明标准为对应的一种解析[J]
.法商研究,2002,19(4):27-36.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王圣扬.
论诉讼证明标准的二元制[J]
.中国法学,1999(3):136-142.
被引量:40
2
李浩.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J]
.法商研究,1999,17(5):19-21.
被引量:74
3
张大群.
刑事证明程度新论[J]
.政法论坛,1994,12(2):49-52.
被引量:3
4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8]田守一.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25.
6
[10]Ronald walker.英国法律制度[M].1980.
7
[美]理查德·A·波斯纳 徐听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Blaekstoae Press Limited, 6th ed, 1997, p. 109, p. 116, p. 116, p. 116.
9
John W. Strong. etc. Mc Cormick on Evidence, Horn Book Series West Group,5th ed. 1999,p. 516,p. 514,p. 514,p. 515,p. 515,p. 515,p. 516,p. 516.
10
Speiser v. Randall,357U. S,513,525-526(1958).
共引文献
29
1
郭杰.
两大法系证明标准之比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2):5-10.
被引量:2
2
施鹏鹏,尚晶.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构造与完善[J]
.人民检察,2014(7):16-21.
被引量:4
3
叶知年,汤渊儒.
论民事诉讼之证明标准[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7-63.
被引量:1
4
娄正前.
两大法系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差异及其原因[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7-12.
5
汤维建,常廷彬.
2002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3(1):78-83.
被引量:1
6
牟聪,郭玥.
浅谈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J]
.理论界,2005(8):69-69.
被引量:1
7
何涛.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新论[J]
.法制与社会,2008(12):112-113.
被引量:1
8
顾韬.
论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J]
.法律适用,2007(1):68-74.
被引量:2
9
韦留柱.
论我国诉讼证明标准体系的重构[J]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65-67.
被引量:2
10
魏虹.
论我国刑事证明的最高标准之重构[J]
.法学论坛,2007,22(3):97-10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9
1
李浩.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J]
.法商研究,1999,17(5):19-21.
被引量:74
2
萨仁.
论优势证据证明标准[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6):48-50.
被引量:13
3
牟军.
民事证明标准论纲——以刑事证明标准为对应的一种解析[J]
.法商研究,2002,19(4):27-36.
被引量:26
4
何家弘.
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J]
.法学研究,2001,23(6):40-54.
被引量:157
5
张彩云.
论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J]
.潍坊学院学报,2005,5(3):25-29.
被引量:2
6
牟聪,郭玥.
浅谈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J]
.理论界,2005(8):69-69.
被引量:1
7
霍守明.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明显优势证据”证明标准[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69-72.
被引量:9
8
张显伟.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之层次性研究[J]
.琼州大学学报,2006,13(1):66-69.
被引量:4
9
刘本燕,汪静.
证明标准之重构设想[J]
.求索,2006(3):102-104.
被引量:4
10
余思宁.
论民事诉讼中的盖然性证明标准[J]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100-10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顾保军.
试论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适用——基于对客观真实证明标准的思考[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71-75.
被引量:1
2
徐步林.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新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92-96.
被引量:3
3
马雪艳.
简易案件的公诉证明标准探析——以普通案件公诉证明标准为视角[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9):46-47.
4
沈威.
关于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的思考[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23-2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垠红.
多因不明侵权中比例责任之适用[J]
.政法论坛,2013,31(4):155-163.
被引量:19
2
张良宏,邓梦甜.
对同一商标侵权的民事认定可与行政处罚不同[J]
.人民司法,2014(12):86-88.
被引量:1
3
姜雪燕,林薇.
浅析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0Z):349-349.
4
孙紫妍.
完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路径探索[J]
.镇江高专学报,2021,34(2):42-46.
1
谢德红.
简析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差异[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3):63-65.
被引量:4
2
李浩.
差别证明要求与优势证据证明要求[J]
.法学研究,1995,17(5):31-36.
被引量:21
3
胡信华.
简论中西刑事和民事诉讼证明标准[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9(5):83-87.
被引量:1
4
金富文.
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3):99-102.
5
姜琳炜.
从借贷纠纷中看优势证据证明标准[J]
.律师世界,2001(6):29-30.
6
何家弘.
民事案件证明的认识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96,18(2):1-21.
7
冯璐.
论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J]
.大江周刊(论坛),2012(8):142-142.
8
王瑞启,朱春莉.
确立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证明标准体系之构想[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6(4):37-43.
9
秦颖慧.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思考[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6(4):40-43.
10
汪颜芬.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29-33.
被引量:6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