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等院校学生评教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生评教是学生、教师和评价机构三方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一样,学生评教过程也有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文章分别就三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导致各自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评教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些措施。
作者
刘素冬
机构地区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师》
2006年第4期104-104,106,共2页
关键词
学生评教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1
翟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翰丽华,潘明星.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
王明宾.
关于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作用的认识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2):44-48.
被引量:25
4
姜国平.
论学生评教权的行使[J]
.教育评论,2003(4):57-60.
被引量:9
5
洪敏.
对“学生评教”的反思[J]
.人民教育,2004(19):22-23.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振海.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及对策[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2,19(1):77-80.
被引量:7
2
Hans A Andrews (1995) . Teachers Can be Fired! Catfeet Press.
3
Coburn, Louisa(1984) .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er Performance. ERIC database.
4
王龙.
谈“学生评教”[J]
.教师教育研究,1997,12(1):54-57.
被引量:7
5
陈国海.
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1):30-32.
被引量:100
6
刘杭玲.
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保障措施研究[J]
.江苏高教,2002(6):85-88.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
53
1
李小玲.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误差的调控[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24-26.
2
黎荆,黎莉,胡平波.
普通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07(7):62-64.
被引量:21
3
李艳红,汪聚应.
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途径——学生评教[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108-111.
4
王栋.
完善学生评教体系的思考[J]
.文学教育(中),2010(3):66-67.
被引量:1
5
刘素冬.
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及政府角色的转化[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07-108.
6
王振华.
高校学生评教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107-109.
被引量:7
7
魏振波,冯淑慧.
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8):6-8.
被引量:14
8
叶飞.
学生评教:究竟信奉哪种教育哲学?[J]
.上海教育科研,2006(10):36-38.
被引量:18
9
钱红建,叶洛华,杜翠娣,王淑萍.
基于遗传免疫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的研究[J]
.信息化建设,2006(10):48-50.
10
虞浩臣,商弘,宋伟华.
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3):129-13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1
1
潘艺林.
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从学生评教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J]
.江苏高教,2006(1):92-95.
被引量:37
2
杨炎轩.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2):38-40.
被引量:17
3
管水法,郑金良.
什么样的兴趣才是学生最需要的[J]
.体育教学,2006,26(1):17-18.
被引量:24
4
毕红艳.
关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思考[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44-45.
被引量:10
5
张艳丽.
对高校学生评教的反思[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146-148.
被引量:17
6
李世美.
从市场供需理论角度对学生评教制度的批判[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1):19-21.
被引量:11
7
吴忠群,孙红霞.
学生评教的激励相容问题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7(1):20-22.
被引量:6
8
徐光明.重用人才不给"官位"给职权[N].中国教育报,2008-06-24(2).
9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关于2008-2009学年在部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试行教师落选法[EB/OL].http://jwc.njue.edu.cn/ReadNews.asp?NewsID=936&BigClassName=教务管理&SmallClassName=教务管理&SpecialID=O.
10
李伦娥.中南大学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9-08-16(1).
引证文献
7
1
王裕桂.
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浅谈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指标体系[J]
.体育世界,2008(5):4-6.
被引量:1
2
吴忠群,孙红霞.
学生评教的激励相容问题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7(1):20-22.
被引量:6
3
周继良.
试论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制度设计及改进——基于经济学两个基本假设的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1):21-28.
被引量:8
4
周继良.
高校学生评教与教师选择制度——基于“以足投票”理论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61-67.
被引量:8
5
郑桂芳.
邢台学院学生评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3):179-180.
6
胡心红.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J]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4):121-124.
被引量:3
7
赵斌.
“评教”与“评学”的博弈[J]
.考试周刊,2018,0(8):5-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周继良.
试论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制度设计及改进——基于经济学两个基本假设的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1):21-28.
被引量:8
2
周继良.
高校学生评教与教师选择制度——基于“以足投票”理论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61-67.
被引量:8
3
李新华.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制度的风险分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88-90.
被引量:1
4
周继良.
破译高校学生评教问题症结之新解——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检视[J]
.教育科学,2010,26(6):30-38.
被引量:59
5
郑桂芳.
邢台学院学生评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3):179-180.
6
徐斌,袁亚玲.
高校学生评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
.成功,2012(10):53-53.
被引量:1
7
李冲,刘世丽.
主体间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评教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12(6):32-37.
被引量:3
8
李树林,孙洪睿,李涛.
依托学生评教 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0):12-13.
9
龚月红.
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调整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268-272.
被引量:12
10
余承海,王凤梅.
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异化与超越[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4(4):32-35.
被引量:3
1
闫月香,张继英.
高校学生评教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21-22.
被引量:2
2
李红霞.
医疗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4):20-23.
被引量:4
3
李恒,王小绪,宋德锋,朱显国.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106-108.
被引量:11
4
刘孝菊.
信息不对称状态中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33-34.
被引量:2
5
刘允琴.
解选择题的“三步曲”[J]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2006,0(Z1):68-69.
6
方小英.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留学生,2016,0(2X):163-163.
7
朱士明.
“审”:解好政治不定项选择题的关键[J]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2006,0(12):46-49.
8
周翼翔,王学渊.
过度教育、逆向选择和制度创新[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2):10-13.
9
孙淑军,傅书勇.
高校科技人才、项目及成果评价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3):53-55.
被引量:1
10
王娟,叶琳娜,邓惠文.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浅析高校助学贷款问题[J]
.经营管理者,2011(14):293-293.
被引量:1
经济师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