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年记者》
2006年第6期46-47,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共引文献9
-
1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6):88-95. 被引量:102
-
2王雪瑛.多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J].探索与争鸣,2008(1):72-74. 被引量:3
-
3吉思敬.2015年西北五省区省级党报“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分析[J].新闻知识,2016(4):82-85.
-
4王晋枝.当前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电视台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275-275. 被引量:1
-
5廖旭东.地方台民生新闻践行公共性的不足与反思——以达州广播电视台《达州全搜索》节目为例[J].青年记者,2017(11):13-14.
-
6廖旭东.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公共性——以达州电视台《达州全搜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27(4):56-61.
-
7宋付力.浅析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7,38(13):62-63.
-
8张晓丹.民生新闻的问题分析及“主流化”发展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0,0(16):189-189.
-
9高贵武,姜思宇.节庆报道另辟蹊径 新闻佳作源自基层——2019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评析[J].中国记者,2019(3):76-80.
同被引文献53
-
1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J].视听界,2004(1):5-7. 被引量:64
-
2韩泽.民生新闻小札[J].视听界,2004(1):28-29. 被引量:29
-
3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22-24. 被引量:105
-
4陆晔,陈立斌,李蕾.全球化风格、地方化视角:多频道时代地方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兼议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构成策略[J].新闻记者,2004(8):52-54. 被引量:7
-
5黄耀华.解读民生新闻直播栏目[J].电视研究,2004(8):37-38. 被引量:4
-
6陆晔,王硕,侯宇静.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48-50. 被引量:37
-
7陆银味.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250-253. 被引量:8
-
8易前良.民生新闻:一个新闻学概念的历史辨析[J].视听界,2004(6):8-11. 被引量:12
-
9吴晓东.抵制文化报道低俗化 提升文娱新闻含金量[J].新闻记者,2005(2):35-37. 被引量:8
-
10姜扬.民生新闻的提升与完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43-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4
-
1李玉琢.媒体角色的转变与公共新闻的发展趋势[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1):99-100.
-
2王春玲.论民生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 被引量:10
-
3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5):59-62. 被引量:37
-
4谭云明.论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J].当代传播,2007(4):40-42. 被引量:9
-
5郭丽卿.心系百姓人情冷暖 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浅析从电视社会新闻中衍生而出的民生新闻[J].今日科苑,2008(3):127-127. 被引量:1
-
6周伟红,许海滨.新闻报道中记者角色的转换[J].新闻界,2008(6):97-99. 被引量:1
-
7李涛.记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和使命[J].中国市场,2010(26):77-78.
-
8陈莹.论电视民生新闻“繁荣”过后的理性回归[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1):34-36. 被引量:1
-
9王莉.行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3):127-130.
-
10周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127-12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9
-
1张小莹.简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4(4):28-29. 被引量:1
-
2李良荣,赵智敏.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7(1):1-8. 被引量:2
-
3王永新.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与差异化趋势析[J].理论界,2008(5):250-251. 被引量:2
-
4王景寒.试论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4):17-19.
-
5张江艳.论企业通讯中的“民生新闻”——以企业报《双鹤药业》的一次征文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2(4):58-61. 被引量:1
-
6朱红霞.近20年来我国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研究综述[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2):4-5. 被引量:2
-
7孟建.十年一剑,铸就中国电视民生新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4):60-61. 被引量:7
-
8赖俊文,陈秋婷.民生新闻的隐忧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东南传播,2009(8):136-138. 被引量:1
-
9樊建军.浅论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J].新闻世界,2009(11):64-65. 被引量:7
-
10张真真,丁晓宇.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辨析[J].新闻前哨,2010(4):27-28. 被引量:2
-
1纪彩虹,张峻瑜.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影响因子评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4):57-59. 被引量:3
-
2尚彦娜.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融合刍议[J].商情,2015,0(10):255-255.
-
3杨淑芸.传统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异同[J].情报杂志,2011,30(B06):199-200. 被引量:1
-
4张珂.浅议县级电视台的媒介生态环境及优化对策[J].今传媒,2012,20(4):67-68.
-
5宁雪芝.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互补与共存[J].兰台世界(上旬),2006(04S):61-63. 被引量:3
-
6董风芝.浅谈期刊发展的自身局限性及突破[J].出版之友,1991(1):54-60.
-
7邱晓辉.公共图书馆永存不废[J].云南图书馆,2010(1):7-10.
-
8冯向东.从默顿的博士论文看实证研究方法[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1):7-10.
-
9成全这个快乐的人[J].企业家天地,2004(7):20-21.
-
10肖琳琅,廉世君,刘艳平.广播新闻三谈[J].新闻战线,2007(5):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