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1-323,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二级参考文献1
-
1(法)萨 特(Sartre,J-P.)著,周煦良,汤永宽.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62
-
1沈国强.反思与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6):5-6.
-
2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20(11):3-10. 被引量:142
-
3姜勇,和震.“注视”与“倾听”——对当代两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35-39. 被引量:8
-
4潘可礼,屠春友.走向应用21世纪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性特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3):40-45.
-
5李长吉.学生的主体命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107-112.
-
6董冰.人的二重性存在:哲学与时代关系的张力结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19(4):22-24.
-
7陈军科.21世纪“人的革命”与走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20(A01):88-92.
-
8朱刚.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如何可能?——试析勒维纳斯的伦理思想及其对存在暴力的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6):24-32. 被引量:14
-
9伍茂国.艺术作为生活的“他者”——《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叙事伦理[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94-98. 被引量:1
-
10郭浩.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5-8.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16
-
1张凤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8. 被引量:1
-
2王力.论社会意识本质[J].辽宁高职学报,2000,2(4):34-35. 被引量:1
-
3朱春秀.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06(1):91-94. 被引量:4
-
4鞠正江.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变化特点及对策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1):7-11. 被引量:5
-
5宫玉宽.论社会意识的结构[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1-4. 被引量:1
-
6崔立勇.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思想意识变化情况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182-183. 被引量:4
-
7王晓梅.论社会意识的基本形式及价值意义.理论学刊,2000,(2).
-
8刘国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新探[J].求索,2008(12):95-97. 被引量:7
-
9李良斋,郭佳.论社会意识对价值观建设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0(4):71-72. 被引量:1
-
10谢维营,周春晔.马克思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新解[J].抚州师专学报,2001,20(1):9-13. 被引量:1
-
1卓守忠.论文化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8):47-49.
-
2魏杰,施戍杰.中国经济新常态与稳固执政基础:不应排斥民营经济[J].上海企业,2016(6):54-64. 被引量:2
-
3梁建新.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5,19(4):96-97.
-
4刘荣荣.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J].学习与研究(北京),1994(24):32-33.
-
5许铁志.论东亚经济的战略调整[J].东北亚论坛,2000,9(4):57-60.
-
6定价决定成败[J].品质,2010(7):30-32.
-
7罗林平.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3):68-69.
-
8韩保江,窦勇.警惕“后发劣势”[J].瞭望,2009(10):2-2.
-
9刘心惠,庄会宁.两大变化显现新的背景[J].瞭望,2003(40):10-12.
-
10袁东振.拉美政治发展的特点与基本趋势[J].拉丁美洲研究,2010(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