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何“若有所失”——读李森祥《台阶》
被引量:8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5,共2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41
-
1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J].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07,0(17):39-41. 被引量:14
-
2王蕊.父亲的“九级台阶”探析[J].语文教学之友,2006,25(8):27-27. 被引量:1
-
3沈红芳.生命的底色 人生的台阶——读李森祥《台阶》[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6(10):43-44. 被引量:4
-
4赵本志.《台阶》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12):37-37. 被引量:1
-
5徐立刚.《台阶》中的父亲为何若有所失[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5):41-41. 被引量:3
-
6杨宏丽.《台阶》导学创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7):20-21. 被引量:1
-
7杨先武.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J].中学语文教学,2007(8):57-57. 被引量:3
-
8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兼谈《台阶》的价值定位[J].中学语文教学,2007(10):58-59. 被引量:3
-
9胡培荣.《人生的两难境地-读李森祥的<台阶>》,《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1期.
-
10尤志心.也谈《台阶》结尾的意蕴[J].中学语文教学,2008(3):44-4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8
-
1姜毅.《台阶》综述: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多维[J].中学语文教学,2015(5):53-59. 被引量:4
-
2郭跃辉.“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是画蛇添足吗?——小说《台阶》的一处细节解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1):81-83. 被引量:1
-
3郑可然.“台阶”意象的三层隐喻[J].华夏教师,2019,0(9):45-46.
-
4石杰.《台阶》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述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21):100-106. 被引量:3
-
5王清.悲剧性:在人性的觉醒与自卑的碰撞中——《台阶》的“非构思”解读[J].中学语文,2020(16):13-19.
-
6许招领.试论中学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1(23):75-77.
-
7张黎明.对《台阶》的几点疑问与分析[J].读写月报,2023(15):47-52.
-
8谢明尧.关注语言内涵:《台阶》关键细节再认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26):21-24.
二级引证文献8
-
1巩长虹.文本研读“五着力”[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8(6):8-11.
-
2张毅.论细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高中生学习,2018,0(3):232-232.
-
3马春华.立好语文教学的“台阶”——以《台阶》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3):88-92.
-
4孔艺.由《台阶》中父亲形象浅析作品思想意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4):102-103.
-
5袁秀云.《台阶》的美学意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18):50-51.
-
6马秀清.教学视域下教材文本解读的加减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2):38-41.
-
7罗晨.《台阶》的不可靠叙事及其美学特质[J].语文教学通讯,2023(14):61-63. 被引量:1
-
8郭时贤.谈《台阶》中的情感描写[J].语文教学之友,2024,43(4):29-31.
-
1范珊.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J].现代特殊教育,2003(5):35-36.
-
2刘永臻.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成才之路,2015,0(11):55-55.
-
3孙莉莉.阅读的起点[J].母婴世界,2007,0(2):83-83.
-
4张花.“台阶”上的人生[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8):177-177.
-
5徐卫琴.在个性化阅读中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养[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9(3):36-38.
-
6陈国英,时依丽.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商情,2014(2):100-100. 被引量:1
-
7刘利兰.浅谈生命与阅读同行[J].新课程(下),2011(4):73-73.
-
8付百红.公关“形象分析”课教学活动策划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2,20(11):58-59.
-
9方敏.试论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1):60-61. 被引量:2
-
10李木子.优品阅读意识需从小培养[J].少年儿童研究,2013,0(3X):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