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盘点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不仅显现在诸如“神六”这种标志性尖端技术上,更体现在国民科学素养上。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为总人口2%左右,与许多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相比,差距明显。在世界科技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哥本哈根的玻尔研究所之所以成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除了他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对世界物理学做出卓越贡献之外,还因为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研究所工作,积极提倡国际合作,以致被人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哥本哈根精神”是玻尔思想的一种表达,在玻尔倡导下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就是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哥本哈根精神”已成为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世界的贡献,也许不亚于玻尔的量子力学。科技自主创新,需要像“哥本哈根精神”那样的各种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构建,应该在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比如学校、科普。曾在丹麦亲身感受到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的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说过,“一个好的学校,它会给你一个好的氛围,让你不知不觉地接受到好的素质方面的教育,而好的老师能发现你的长处,能够引领你走上一条科学的道路。”科普工作应该在构建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科学精神的普及,更是润物细无声,它最终会影响一个人的科学兴趣、一个团队的科学合作、一个系统的科学体制、一个国家的科学振兴。
作者 胡广宇
出处 《大学时代(A版)》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College Tim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