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体哲学:散文理论研究深化的可能与期待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体,或曰文体体性的认知与把握,对于文体创作及其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就散文文体而言,正如林非所说;“牢固地认识和把握散文文体的特征,确乎是提高散文创作自觉意识的关键。”但是,我们在研究散文文体理论,这一构建散文理论大厦最为基础性的关键工程时,所面对的基本困难是可供我们支取的资源相当匮乏。这样,我们耍做的研究,有的还必须“无中生有”,即从元初出发,并且需要理论创造的信心与某种事业心。
作者
丁晓原
机构地区
常熟理工学院组织部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散文文体
散文理论
期待
哲学
散文创作
自觉意识
需要理论
事业心
体性
林非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林非.
我的散文之路[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5(4):70-75.
被引量:3
2
王兆胜.
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4):29-36.
被引量:12
3
林非.
关于散文、游记和杂文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1):35-43.
被引量:15
4
王兆胜.
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J]
.文艺争鸣,2005(1):11-1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林非.
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J]
.文学评论,1987(3):37-44.
被引量:74
2
胡梦华.絮语散文[J].小说月报,1926.
3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J].新青年,1917,3.
4
刘锡庆.当代散文:更新观念,净化文体[J].散文百家,1993,(11):45-48.
5
王统照.纯散文[J].晨报·文学旬刊,1923,.
6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A].郁达夫文集:六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
7
杨朔.<东风第一枝>小跋[A].杨朔文集(上)[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8
秦牧.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J].花城,1961,.
9
秦牧.思索和感情的火花[M].北京:作家出版社M1961.
10
巴金.<随想录>合订本新记[A].巴金全集:第1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35
1
赵佃强.
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辩证法”[J]
.东吴学术,2020,0(1):12-21.
被引量:2
2
李自庆.
散文的发展及其时代性价值探讨[J]
.时代文学,2009(4):25-27.
3
潇元,何燕华.
“窠臼”与出路——关于亲情类散文技法的探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40-145.
4
邹彦群.
游记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及其翻译[J]
.外国语文,2012,28(S1):91-95.
5
徐明娥,任秀芹,胡刚.
新时期云南散文发展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18(S2):302-313.
6
陈剑晖.
中国散文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跨越[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138-150.
被引量:18
7
杨光祖.
杨朔散文的文化思考[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30-33.
8
董正宇.
“学者散文”:情理的契合与冲突[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85-88.
被引量:1
9
徐慧琴.
新时期散文研究综述[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68-74.
被引量:1
10
郑玉堂.
论杨朔散文的价值、影响及其它[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24(4):64-67.
同被引文献
56
1
翁丽嘉,袁勇麟.
台湾散文发展的文类焦虑与伦理困境——兼论中国散文研究的新路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4-104.
被引量:2
2
汪文顶.
中国散文史古今贯通的探索[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4-93.
被引量:3
3
邹云鹤.
试论《庄子·内篇》散文的艺术特征[J]
.江汉论坛,1963(2):37-44.
被引量:4
4
俞元桂.
现代散文特征漫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1):133-149.
被引量:1
5
孟建.
论电视散文[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0):18-24.
被引量:1
6
陈平原.
中国散文与中国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6(3):67-74.
被引量:2
7
林幸谦.
九十年代台湾散文现象与理论走向[J]
.文艺理论研究,1997(5):63-73.
被引量:11
8
黄鸣奋.
20世纪中国古代散文在英语世界之传播[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4):100-105.
被引量:1
9
南帆.
文类与散文[J]
.文学评论,1994(4):89-98.
被引量:31
10
林斤澜.
小说的散文化和散文的小说化[J]
.文学自由谈,1992(4):18-2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翁丽嘉,袁勇麟.
中国当代散文跨文体写作的问题化进程[J]
.东吴学术,2022(4):64-75.
被引量:1
2
陈剑晖.
现代批评视野与诗性散文理论建构[J]
.文艺争鸣,2011(2):73-83.
被引量:6
3
臧小艳,谢飞.
当代散文概念述论[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2):36-37.
4
阚文文.
游移与追逐——政治语境下的古代散文传播研究[J]
.天府新论,2012(1):145-149.
5
阚文文,阴志科.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困境[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5):96-99.
6
夏晓龙.
我国古代散文文学价值研究[J]
.芒种,2014(3):169-17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伟.
自然的诗意与情意的真谛——评回族作家阮殿文散文集《像大地一样》[J]
.民族文学研究,2012,30(6):57-62.
2
王爱军.
诗性的诉求:罗望子新乡土叙事小说论[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4):54-59.
被引量:1
3
丁晓原.
“唤回对生活的感受”:彭程散文论[J]
.南方文坛,2016(4):138-142.
4
吴正一.
散文概念的廓清——对散文通行定义的批评[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2):52-57.
被引量:2
5
胡余龙.
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概览[J]
.当代文坛,2019(5):166-171.
6
陈雅蓉.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诗品读——以《荷叶·母亲》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12):176-178.
7
高玉.
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语言现状及其思考[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19(1):1-10.
1
李元洛.
回首话青春[J]
.新世纪文学选刊,2009(11):31-33.
2
智晓静.
从个人需要理论出发为袭人辩护[J]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51-54.
被引量:1
3
张佳慧,许丹成.
以马斯洛的心理需要理论看曹七巧悲剧[J]
.文学教育,2009(21):40-41.
被引量:2
4
石嵩.
《榆树下的欲望》中人物的需要层次解析[J]
.戏剧丛刊,2004(3):90-91.
5
孙大志.
二人转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J]
.戏剧文学,2013(11):147-152.
6
孟繁华.
文化差异与叙事伦理——评秦锦屏的小说创作[J]
.南方文坛,2015(5):122-123.
7
顾楠.
陈白尘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09(18):126-127.
8
李利芳.
儿童王国里的诗情守望——从汪晓军儿童文学的文化意蕴看他创作的得失[J]
.飞天,1997,0(6):109-112.
9
乔华瑜.
试论沈从文《湘行散记》的民俗文化视角[J]
.人文天下,2017(5):75-77.
10
武翩翩.
诗歌传统需要年轻一代来传承——大学生诗人相聚蓉城[J]
.星星,2010,0(9):63-65.
文艺争鸣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