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共5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同被引文献22
-
1胡金有,张健,游龙勇.我国农业信息网站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5,27(6):38-40. 被引量:18
-
2肖艳华,田淑伟.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J].农业网络信息,2005(11):7-9. 被引量:8
-
3崔颖.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6(6):53-56. 被引量:4
-
4郭作玉.我国农业信息服务进入新阶段[J].农业网络信息,2006(9):4-8. 被引量:5
-
5周丽霞.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技术影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44-46. 被引量:11
-
6卢丽娜.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4):23-26. 被引量:51
-
7阎莉莉.情报信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7(7):42-44. 被引量:4
-
8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农村信息化系列报道之一信息化“扮靓”新农村[EB/OL].(2010-09-29)[2013-11-11].http://www.ii.gov.cn/news/cszz/xxhtjc/dxyy/nyxxh/2010/9/10929152377531.html.
-
9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农村信息化系列报道之二完善信息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EB/OL].(2010-09-29)[2013-11-11].http://www.ii.gov.cn/news/cszz/xxhtjc/dxyy/nyxxh/2010/9/109291524527272.html.
-
10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二级引证文献6
-
1楚琼湘,刘鹤翔,单武雄,朱巽,王刚.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9):98-99.
-
2钟秀芬,张静.河北省新型农民分类培养的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3):93-96. 被引量:1
-
3宋之杰,郝得全,崔冬初.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及发展趋势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38(4):134-139. 被引量:5
-
4高蕾,刘娅.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情报工程,2017,3(1):87-98.
-
5兰泽君,王新栋.基于信息论与控制论的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河北农业科学,2016,20(6):93-96.
-
6徐嫣婷,张伟,孟媛,张琦璇,苏萌.大数据与河北农村电商融合促发展[J].乡村科技,2019,0(29):61-62.
-
1崔文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强化[J].河南科技,2007,26(11):12-13.
-
2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J].农村经营管理,2006(5):1-1.
-
3范春生,杨韬,邢贺满.“放活”土地政策,促进新农村建设[J].国土资源,2009(7):50-51. 被引量:1
-
4长子中.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1(13):43-45. 被引量:8
-
5田宝忠.全力加快经济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J].发展,2006(10):7-8.
-
6本刊编辑部,哈丽云.立足新疆实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实事求是,2006(2):3-3. 被引量:1
-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J].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0(13):18-21.
-
8赵兴泉,郑娟,张玉洁.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J].政策瞭望,2011(10):26-29. 被引量:1
-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J].内蒙古政报,2005(6):30-31.
-
10周则男.油价飚升能源安全须正视[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12):31-33.
;